金融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发布时间: 2018-05-15 09:00:45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张云东 | 责任编辑: 王静

防控金融风险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战略思维:一是积极防御;二是被动防御。被动防御是传统的、消极的防御战略,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金融市场上,被动防御表现为承认金融市场的基本现状、资源配置方向、利益格局关系,寄希望于加强监管防控金融风险。但是,如果在金融自我服务的价值观下,金融制度、政策出了问题,资源配置方向错误,任你怎么加强监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金融不仅不会纳入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贪婪还会如洪水猛兽冲垮任何高高筑起的监管大坝。到时候,类似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的危机还有可能卷土重来。

因此,要贯彻落实中央防控金融风险的攻坚任务,就必须解放思想,摆脱传统思维定式禁锢,另辟蹊径,开展主动防御,改革金融发展模式。

主动防御,改革金融发展模式,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金融纳入服务实体经济轨道,限制金融自我服务。只有把金融关进笼子,让其回归本原,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在源头上清除风险隐患。

改革中国金融发展模式绝非易事,不仅金融既得利益者会坚决反对,以各种理由干扰阻挠,而且由于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金融模式在全球大行其道,国内不少人以为仿照美国金融模式天经地义,经济金融化、金融复杂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市场日益复杂的结构化、衍生品化、杠杆化是有效对冲风险、配置资源的必需。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也是现代经济必须付出的代价,是现代经济的宿命。

因此,要使金融回归本原,改革金融发展模式,首先应该破除金融迷信。应该明白,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宿命。在金融自由主义的旗帜下,金融监管者、中介机构、评级机构和媒体被华尔街绑架。放任金融以创新为名自我服务,必然会妨害实体经济,导致经济金融化、金融投机化,杠杆泛滥,泡沫破裂,周期性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成为资本主义的劫数。

社会主义可以走出一条新路。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在金融市场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不走资本主义金融的老路,社会主义金融就有可能避免重蹈覆辙,跳出金融危机的历史周期律。

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破除迷信,走出与国际盲目接轨的误区,在中国金融发展模式上理直气壮地走自己的路,旗帜鲜明地反对照抄照搬西方样板。

对于金融创新,我们要理性分析产品属性、业务方式、参与主体,要问一问:得益者是谁?和实体产业有无关系?对实体产业的助益传导机制、传导方法、传导路径是否靠谱?以此作为金融是否服务实体经济的试金石。服务实体经济的,鼓励;投机套利的,限制。只有这样,金融才可能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正路,金融风险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系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