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界全国政协委员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 2018-05-07 08:56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奚冬琪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国际劳动节里,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评选结果隆重揭晓。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产业工人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所占比例首次单列,有290名产业工人登榜,占41.61%,为历年最高,体现了对这一群体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人社会地位、技术水平、技术等级偏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在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多个关于提升技术工人待遇水平、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从2017年4月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到今年3月印发的《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再到李克强总理4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政策措施……无一不显示了国家提高产业工人地位、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提升地位、增加收入,让一线工人增信心

产业工人地位的提高,首先体现在了政治角色的提升上。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会场上,数位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全国政协委员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国家电网安徽电力宿州供电公司输电带电班副班长许启金、中石化茂名分公司首席技师张恒珍、大庆油田钻井二公司钻井队长李新民、重庆顺多利机车公司职工钟正菊……与上一届相比,本届中来自生产一线的委员明显增多。同样,在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共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也比上一届提高了2.28个百分点。“如今,产业工人更加受到重视,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渠道更畅通,主人翁地位体现得更明显。”会议期间,几位委员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委员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生产一线员工正在逐渐成为骨干、中坚,正是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视。全国总工会开展的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明显增加,其中工人党员代表198名,占8.7%;专业技术人员党员代表283名,占12.4%。截至2017年7月底,全国已有19个省级工会领导班子配备了劳模和一线职工兼职副主席。委员们认为,近年来,党和国家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特别是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未来产业工人队伍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定要落实好。

“产业工人地位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尤其是要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工会界别全国政协委员钟正菊认为,现在企业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激励机制跟不上。对此,刚刚发布的《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让钟正菊看到了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阎京华介绍,《意见》下发后,全国总工会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相关政策。比如,推动和鼓励企业吸纳高技能领军人才参与经营管理决策,适当提高高技能人才在职工代表大会中的比例。推动完善技术工人国家级的奖项,以更多的方式对高技能领军人才进行特殊奖励,完善保障技术工人平等享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收益的政策。同时在实施工资激励计划、强化评价使用激励工作、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的通道,以及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和使用等方面,工会将按照文件的精神,通过职代会、工资、集体协商、厂务公开等方式发挥工会的监督作用,确保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落到实处。“要通过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使技术工人在获得更多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同时,也能提升经济待遇,体会到技能提高带来的经济价值。”阎京华说。

加大培训、营造氛围,让产业工人展风采

从去年到今年,多个关于提升技术工人待遇水平、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的出台,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陈荣书、李守镇等工会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也纷纷撰写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陈荣书在《积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中建功立业》的提案中建议:要落实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切实提升产业工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畅通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渠道,进一步扩大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人大、政协中代表、委员的比例,吸收产业工人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最大限度地把产业工人组织到党领导的工会中来。同时,让产业工人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完善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在分配制度上向一线产业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倾斜,使他们能够实现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让他们劳有所酬。加快推动企业民主管理、集体协商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依法维护产业工人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劳动经济权益。

“对于已有的措施和政策,我们要不折不扣地将其落到实处,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李守镇在提案中提到,对于仍存在的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制定解决方案。他建议:应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建立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及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的紧密结合。也要优化生源,使未升入普通高中、普通高等院校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从源头上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

“其次是抓好职业培训,这解决的是已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问题。”李守镇认为,应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依法按工资总额2.5%的标准提取、用好职工教育经费,并加强监督。对条件欠缺的中小微企业,政府要统筹安排。结合各地优势产业发展趋势,继续推动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改革现有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制定规则,打破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界限,有效解决技术工人发展的“天花板”问题。另外,李守镇还提出,现在国家有5000多个亿的失业保险金,是否能扩大其用途?将失业保险金用于职工培训,减少职工失业。

“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李守镇希望新闻媒体能够多关注报道技术工人的贡献和价值,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宣传劳动者、展现新时代工人阶级风采的优秀作品,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此外,还要加大对技术尖子和创新能手的表彰奖励力度,使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广大劳动者克服“差不多”的心态,精益求精钻研技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和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