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调研报道

发布时间: 2018-04-25 10:40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 作者: 杨雪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11日至20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专题调研组一行全程跨越5000多公里,几乎一天一个城市,紧张有序地考察了甘肃、江苏两省30多个调研点。调研组出发的当天,凌晨5点钟大家就从四面八方齐聚首都机场;调研结束,飞机降落北京时,已是晚上10点25分。调研组可谓“星夜兼程”,非常辛苦。其行程之紧张,正如调研中刘恒委员的一句话:“不是我们在追着时间跑,而是时间在追着我们跑”。时间追着我们,是调研组行程的写照,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时不我待的迫切所致。

在敦煌,当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壮观异常的佛教艺术的洞窟展现在调研组面前时,大家不禁感慨,16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伟大的艺术宝库!

有几个窟正在展开修复工作,在阴冷的洞窟内,修复师们蹲在狭窄的脚手架上,手拿着针头一针一针耐心地将特殊黏性材质注射到墙壁中去,以固定壁画表面已经脱落的墙皮,丁伟委员立即问到修复人才培养的状况如何?

“培养一个修复人才至少需要10年。时间太短,我们不敢用。修复工作一旦失败,损失是不可想象,也是不可逆转的。而修复好一次,大概能坚持100年不损坏。”

“修复师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丁伟继续追问。

“大约四五千元。”

委员们一方面为修复人才的稀缺而着急,一方面也为他们的坚守而称赞。

另一个窟里,修复师在用大数据记录下每一个洞窟的原貌,他们先是拍下细部图片,再将图片整体拼接,制作出一个数据化的莫高窟,用图片留住莫高窟今天的模样,将实地参观与大数据结合起来,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莫高窟。

“一个窟的数据建成需要拍多少图片?多长时间?”马东平委员问。

“比如这个壁面,需要拍摄6000张图片。如果采集图片需要一年时间,相对应的拼图就需要3年时间,时间比例为1:3。一个中型洞窟的图片仅采集时间就需4个月。目前我们多个组同时开展工作,一年也只能拍20几个洞窟,全部拍下来,至少需要20多年的时间。”工作人员告诉调研组。

“有没有考虑和国外做技术合作?”丁伟委员继续问到。

“我们找了很多国外的团队,他们来看了之后,都表示无法合作,最终还是要依靠我们自己的技术。”

甘肃段调研结束时,宋纪蓉委员看到大佛寺曾有文物因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修复,被送到了故宫,在故宫的帮助下得以修复,她很激动。作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她倡议在故宫建立“文物医院”,她表示,甘肃如需借助“文物医院”的科技力量,一定义不容辞。

距离跨越到2800公里之外的江苏,一座座苏州园林的修复,面临的还是时不我待、人才紧缺的问题。

19日上午,在苏州市陆巷村,调研组了解到,这里的古建筑很大一部分面临的是因产权复杂而无法及时被保护和修复的状况,巷子里有一栋房子甚至涉及70多个产权,若再不拯救,就要面临古迹倒塌的危险。

目前苏州园林的修复人才主要依靠苏州“香山帮”匠人。“香山帮”,是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创出了中国建筑史上重要的一脉。从苏州古典园林到北京皇家宫殿,数百年来“香山帮”精湛技艺代代相传。近年来“香山帮”开始衰落,因匠人收入低、劳作苦,面临着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的局面;另一方面传统营造技艺因其口传心授的方式并非短时即能奏效,传承还面临做活儿“走样儿”的困境。

“有些东西破坏了可以修复,但是历史文化如果被破坏了,就没有了。而这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时间的洗礼、自然灾害以及历史变更等因素,使得历史文化的‘城’,这个整体的居住环境如今已不复存在了,张掖就曾遭遇了1979年的一场大水,一半以上的古迹被淹没。如今我们要如何小心翼翼地保护好这些文化名城中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啊!不要拆真建假,不要急功近利!”俞金尧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