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锹王”廖理纯

发布时间: 2018-04-18 11:36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胡俊

廖理纯简介: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兼青年研究会会长,中华志愿联合会理事,北航经济管理学院MBA社会指导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客座教授,北大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证券研究员,北京绿化基金会副理事长。曾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14北京榜样”“首都道德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生态英雄”等荣誉。

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24岁成为联想集团广州分公司总经理,27岁创立主营软硬件开发的公司,最高年销售额近7亿元……

皮肤黝黑,个头不高,笑容淳朴,满手老茧,戴着草帽,在荒漠上专注地松土、挖沟、打垄、移苗……

从前者到后者,廖理纯的转型大胆而出乎人意料。虽遭受了不少非议,但他的内心却感到越来越踏实。

很多人称廖理纯为“锹王”,因为那个前半辈子没刨过地的企业家现在运锹如飞,干活儿不输农民。

其实,“锹王”也是锻炼出来的:2011年至今,每年的4月下旬到11月中旬,廖理纯都会带领志愿者们到他在内蒙古高原上的3块绿化基地植树。截至2017年底,已有286批次志愿者,共1万多人次参加了活动。

采访当天,廖理纯正在张罗着今年的第一次植树活动。

弃商种树

2004年,廖理纯产生了种树治沙的想法,也是他人生转折的开始。

那一年,廖理纯第一次到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它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平均海拔1300米,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早晨浑善达克沙地刮起沙尘暴,中午沙尘就能吹到北京。”

当时,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廖理纯参加了市人大组织的关于生态环境的考察。与了解到的“草长到两三厘米就被吃光了”的情况形成鲜明相比的是,一位老人大代表说的一句话,“以前在这儿骑完马,马磴子都会染上绿色。”

这句话让廖理纯久久不能释怀。

2006年,廖理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腹地达拉特旗段的恩格贝做起了志愿者。

在恩格贝,廖理纯见到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志愿者。在此做志愿者期间,他感受到了国际志愿者劳动的标准化,边用手比划着边说,“一个人一天能挖70多个坑,能扛那么大捆的树苗。”

“这是咱们的土地,国际志愿者可以做到的事情,中国人理应做得比他们更好才是。”廖理纯开始号召身边的人奔赴库布齐沙漠种树。

也是在2006年,廖理纯辞去了北京晨拓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只保留董事长一职,全力投入环保公益事业。

之后,廖理纯用了3年时间到全国各地的沙漠考察,去过漠河也到过西藏,还跑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请教专家……

2011年,46岁的廖理纯再次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辞去董事长职务,出资1000万元打造浑善达克绿化志愿者基地。

是什么让廖理纯下了这么大的决心?他坦言,“当时的考虑很简单,给孩子的奶粉钱留下,企业交给同事打理,然后自己为治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虽然当时并没有具体的目标,但廖理纯种树治沙的行动却一直在进行着。

2013年,廖理纯在河北张北县馒头营乡的盐碱地上建立了第二个绿化基地。2017年,位于内蒙古正蓝旗乌和尔沁敖包林场的第三个基地也正式启用。至今,他已经为3个基地捐资投入近两千万元。

一步一步,廖理纯脚踏实地种树,越是专注越是停不下来。

“生态环境的恢复,不是靠说的,一定要做,大家一起来做。”7年来,每年4月下旬到11月中旬的若干个周末的清晨7点钟,在北京北宫门地铁附近都停着一辆蓝色的39座大巴车。大巴车上是廖理纯通过高校、企业的党团组织招募来的植树志愿者。

只要廖理纯有时间,都不会缺席,有时是司机,有时负责向志愿者讲述如何植树。多年来,在适合植树的季节里,廖理纯几乎没有周末,周一到周五进高校、进企业、进社区……给学生、员工、市民宣讲环保理念,周六、周日坐上大巴车和志愿者去内蒙古或者张北植树。

认识的时间久了,和廖理纯熟悉的志愿者知道他种树一口气能干半个多小时,便开始称他“锹王”。

其实,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廖理纯却要到沙地种树,让很多人不解,“你干这事儿,天天累死累活的,不赚钱,还要倒贴,图的什么呀?”

廖理纯回答时,总是严肃的也是认真的,“钱永远都赚不完,对抗荒漠化不等人。”他梦想着有一天,沙地能重新变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绿洲。

撕日历过日子

廖理纯弃商种树更深层的原因,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而引发他思考这个问题的人,是他的外公。

外公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廖理纯用外公80多岁瘫痪在床时说过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人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天天躺在被窝里,看看孵鸡蛋这件工作我可以干不?”

这句话听起来像玩笑,却道出了外公内心的苦闷,更道出了老人的生死观———“活着要有价值。”

“外公常说,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做年轻人能做的事。”在外公的鼓励下,上大三的廖理纯有了人生的第一次疯狂——用1个月的时间,骑车从北京到上海。当时他和同学6个人从北京出发,4个人骑到了泰山,1个人骑到了南京,只有廖理纯自己到达了终点上海。

外公也经常和廖理纯聊生死:“平凡的死没有意义,莫若战场马革裹尸还。”廖理纯清楚地记得,外公最爱讲古今义士的事迹,荆轲、文天祥、谭嗣同、董存瑞……这些英雄都是老人敬重的榜样。他们将大义置于首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讲到激动时,外公还会大声吟诵,“云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在爷孙俩你一言我一语的日子中,外公有一天又谈到他的人生感悟,“人生不过是一个交棒和接棒的过程,把自己毕生的心得留给后人,让他们从中受益,得到启发,少走弯路。这不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吗?”

当时廖理纯还年轻,并不能完全体会其中的含义。

外公91岁离世时,廖理纯才真切意识到“人生是有尽头的”。

其实,廖理纯的成长一直是无忧无虑的。1965年,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毕业于清华大学,父亲在国防部五院从事导弹研究工作。从小就成绩优异的廖理纯也由清华附中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

大学毕业后,廖理纯并没有选择像父亲那样投身航空航天事业,而是在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浪潮中,进入联想,从一名基层员工做起,24岁时升任联想集团广州分公司经理,成为当时柳传志“门下三杰”之一。

廖理纯坦言,柳传志看重他的原因是“遇事不怕,能够站出来”。或许换句话说,只要廖理纯认准的事就会去做。

“我需要让生命精彩一点。”二三十岁的时候,廖理纯觉得挣钱非常有成就感。但过了不惑之年,这种成就感就淡了,“生命有限,挣得差不多够花就行了。”

廖理纯开始像哲学家一样思考生命的意义。

“我是撕日历过日子的人。从35岁开始,我意识到,到75岁为止,我只有1万多天的时间,我得盘算盘算,这1万多张要如何撕才有意义?”廖理纯以此鞭策自己不要虚度光阴。

后来,两位好朋友的相继离世,让廖理纯对生命的感悟又深了许多。

“都是40多岁的年纪,非常优秀的人才,突然间就离开人世了。”一位朋友在空难中去世;另一位突发疼痛就医,第二天就死在了医院里,朋友父母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委托廖理纯替他们在火葬场捡的骨灰。

至今,廖理纯还记得当时的情形。“进焚化炉前,还是身形完整的一个人,出来之后,就剩下累累白骨……”廖理纯将捡起的骨头递给火葬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骨头放进一个小麻布袋中用手一搓,骨头瞬间变成粉末。

廖理纯看着骨灰,痛苦地说不出一句话。从火葬场回来后,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思考着应该怎么面对生死,也反复琢磨着外公说过的话。

为参悟生死的意义,廖理纯与很多人探讨过生与死的问题,并把自己的心得写成了一本书《何以无所畏惧》,2005年面向全国出版发行。

书里道出了廖理纯对生死的感悟:生命就像一朵鲜花一样,花开无常,花落无常。“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只是昙花一现,精神将使人类摒弃自私与狭隘,变得崇高而伟大,赋予人性光荣和骄傲的光环。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应该知晓精神的力量。既然人生无常、时光飞逝,我们就一定要珍惜好每一天,即使是朝生暮死也要实现生命的意义。”

了解死亡,人会更加坦荡与诚实。

“人的一生有好多事可以做,挣钱只是其中的一件。致力于环保公益,我的人生会更加精彩!”每当廖理纯把鼠标定格在与志愿者一起种树的照片上,他都会感叹“能留下美好记忆的才是有价值的”。

种树,让廖理纯感到幸福。

“这件事直到20年、30年后都会非常有意义,能够造福后代。”廖理纯坚信,“当一件事变成一种渴望、一种信仰的时候,人们就不会为周遭的声音而改变。”

种树和做学问两不误

辞去公司的职务后,廖理纯的时间主要用来做两件事———种树和做学问。

熟悉廖理纯的朋友都说他学习能力强,学问多。“处处都有学问。”工作后,廖理纯也一直没有终止学习:对经济感兴趣,便读了经济学硕士;思考生命的意义,就念了哲学博士。

就连种树,廖理纯都要研究出门道来。2016年,还出版了《对抗荒漠化———反省我们的生态观》一书。

写这本书的直接原因是回击一些荒诞的生态观。一位朋友曾善意地劝廖理纯,“不要去沙漠种树了,沙漠也是很美丽的,不要去破坏沙漠好不好?”听了这话,廖理纯很震惊,“沙漠是自然界被破坏到极致的产物。沙漠没有什么所谓的美丽,而是何等的艰险!”

在这本书里,廖理纯结合自己种树的实践和体会,把植被与荒漠化的关系娓娓道来,还谈及种树的必要性,以及一些人对于绿化的误区,如“在草原种树是破坏草原?”“种树会抽干地下水?”“树带来风力降低而导致雾霾?”等等。他解释着种种这样的争论,呼吁大家建立正确的生态观。

多年来,搞科研出身的廖理纯种树也像做学问一样严谨——

“剪枝要从枝干根部剪,剪完抹把土保护树上的伤口。剪了枝的树木才容易往上长,而且存活率也高。”

“种樟子松树苗的坑得挖两锹宽,半米深,最多别超过60厘米的深度,树与树之间得留足5米距离,最少也得4米,不然等树苗长大了,会为了抢占养分而‘打架’。”

“土地盐碱含量高,不能采用滴灌技术,灌水车每次的浇水量要根据气温、天气进行调节。”

……

现在的廖理纯俨然成了育林治沙的生态专家,如何种植、如何养护,他都能总结得头头是道。在去往绿化基地的途中,他无数次向志愿者们讲述这些常识。

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廖理纯多次提交的提案也与种树有关,持续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声:2016年,提交了《北京加强山地造林,吸收雾霾中的PM2.5》的提案,建议测算北京可种植山地的面积,大力发展山区造林。2017年,提交了《用四季常青的树种替代冬天落叶树种》的提案,“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冬天比较冷,很多树木到冬季叶子都落光了。而树叶可以起到降尘的作用,所以种植四季常青的树木更有利于城市的环保。”今年北京市政协全会上,则呼吁在风道建设中尽量减少对树木的破坏,建议“再次论证树木是否会影响北京空气的流通,如果一定要建设风道,也请将风道中的树木进行合理移栽”。

此外,廖理纯近年来提交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关注的话题很宽泛,有“出国礼仪培训”“医师与教师应通过文明考试”“对多孩家庭实施减税”等等。

很多人与廖理纯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不仅因为喜欢和他一起种树,还因为喜欢听他漫谈,谈历史聊电影讲中庸……

从2006年开始,廖理纯以一年出一本书的速度,推出了《强国之道》《兴农论》《国力方程》《佛旨正源》《当前经济解决之道》等12本书,内容涉及经济、佛学、农学、教育学等专业。

除了种树,廖理纯最大的爱好就是写作了,经常凌晨4点就开始写。

“写作可以把思想沉淀下来。”正是这种沉淀,让廖理纯在前行的路上,更多了一份坚定和执着。

传递志愿精神

廖理纯呼吁更多的志愿者植树治沙,直接目的是对抗日益严峻的荒漠化形势,更深远的愿望则是“绿化人心”。

有细心的人为廖理纯算过一笔账:每名绿化志愿者去一趟基地,吃住行等费用人均500元左右,相当于雇用当地农民的4-5倍,劳动量却不足后者1/4。

那么问题来了,有不少人曾问廖理纯,种树为什么不雇当地人,却要自掏腰包,包车包吃包住拉着大城市的志愿者去荒漠种树?他甚至被人误解做这件事是为了钱,为了名……

廖理纯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在他眼中,志愿者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志愿精神的接力人,正能量的传递者。”他希望每名志愿者都能在短短两天的体验过程中升华为传播志愿精神的“种子”,由此在各自岗位上带动更多的人为国家多做服务。

跟廖理纯一起种过树的人都知道他爱树。当他看到基地上的树苗长高,那种喜悦之情,就像父亲看着茁壮成长的孩子一般。

廖理纯也把这种爱传递给了志愿者们。

志愿者李晓娣就说为沙漠增加绿色,受益匪浅,“我在浑善达克沙地上种下了20棵树,也留下了我的思念和牵挂。”

这其实是很多志愿者的心声。

让廖理纯欣慰的还有,“有些孩子跟着父母来参加完种树活动后,回北京会主动捡垃圾,表现特别好。”

通过种树活动,廖理纯希望呼唤每个人心中的志愿精神与正能量。“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与奔赴远方修复生态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巨大精神磁场。这样一种精神力量,存在于许多人的心中。志愿绿化,提供了一个共振的平台,使一种纯净的精神得到升华。”

冬天虽然不能种树了,但“冬季不冬眠”,廖理纯依旧没有闲着,他组织了一些读书会、讲座,带动更多的人去理解志愿精神、奉献精神。

“我们每次种树回来都会分享感受。之前很多志愿者说不明白为什么我要种树,回来之后他们都理解了。”让人欣喜的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有的因为种树增进了沟通,有的还因为种树而相知相识最后喜结连理。

这些志愿者来自各个领域,大多是廖理纯通过参加的社会活动中相识并动员来的。他的社会职务众多: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北航经济管理学院MBA社会指导导师、北大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证券研究员、北京绿化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6年,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还曾带领60多名市政协委员到他的绿化基地植树1000多棵。

作为公益践行者,廖理纯无私奉献、执着追求,获得了“北京市最美义工”“2014北京榜样”“第五届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荣誉。这些荣誉在廖理纯看来,不是属于他个人的,是属于所有的种树志愿者的。

一直以来,廖理纯非常想做的一件事是———推动每位公民一生为国家种活100棵树。“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按照乔木25棵每亩的密度,我国将不会再有荒漠化土地。”

“如果此生能够将这个目标向前推动一点点,就是死而无憾。”廖理纯希望自己的儿女,志愿者的儿女……能够一代一代将志愿精神传递下去。

对此,廖理纯也是信心满满。

信心从哪里来?从廖理纯身边的志愿者那里。松布尔是浑善达克沙地的一位牧民,也是一位志愿者。他告诉廖理纯,他的一生都将献给治沙还绿,他的儿子阿木旦也将继承衣钵,世世代代守护祖国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