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张云勇:5G领跑彰显中国创新力量

发布时间: 2018-04-17 09:3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孙琳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未来的交通、未来的生产、未来的通信……这些分论坛的名字已经表明,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对创新给予高度关注。当下,技术创新变革的加快,正在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业态和新的产业模式,正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我国在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上取得的创新性突破,业已成为提升社会效率和经济结构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谈及我国5G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移动通信领域,我国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的阶段后,提出了5G领跑的战略目标。目前,作为未来智能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的5G创新已走在世界第一方阵的前列。

“可以说,中国力量已经成为5G标准创新领头羊”。张云勇对记者说。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在于,我国与国际同步启动5G研发并一直加速研发进度,力争走在全球前列。“创新主导,标准先行。我国率先于2013年2月成立IMT-2020(5G)推进组,旨在整合移动通信领域产学研用单位,协同开展5G需求、技术、频谱、标准研究及国际合作。与此同时,国家重大专项和863计划协同部署5G研发课题,大力支持5G技术创新。目前,5G推进组已在5G前期研发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所主推的5G命名‘IMT-2020’被国际电信联盟ITU采纳、所提出的5G愿景与需求的核心观点已获得业界广泛认可、所发布的5G概念和技术架构为全球统一标准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我国企业已向国际移动通信权威技术标准组织3GPP提供8700多份文稿,占整个提供文稿总量的32%,而我国牵头的5G标准化项目占40%。”

据张云勇介绍,我国华为公司主推的Polar(极化码)改为5GeNBB场景的信道编码技术方案,写入3GPP5G标准,这为未来5G商用构筑了先发优势。此外,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网络架构等5G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先发引领优势。

中国在5G标准方面拿下了世界话语权后,正积极探索基于5G的创新业务。据张云勇介绍,5G边缘计算和网络切片等新特性,使得运营商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状况,以更低的成本,为用户灵活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网络服务,不仅将为个人消费领域带来全新的业务体验,也将引领行业应用的领域革新,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信息生活需要,更有利地促进实体经济的产业发展;同时,5G可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态系统,使信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新型终端,8K视频、沉浸式娱乐VR/AR等数字内容,远程教育、无人机物流等便民服务,让用户产生极佳的交互体验,全面激发用户的消费需求。“5G的海量连接和低时延超高可靠性还将实现工业控制的敏捷高效、远程医疗的精准操作、智慧城市的统筹规划和无人驾驶的安全可靠。毋庸置疑,未来的交通、住所、城市等都将与人心意相通,真正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4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想未来5G将改变整个社会。”张云勇说。

虽然我国5G已经处于全球第一方阵的前列,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张云勇建议,应着重布局5G中高频器件,加速研发和产业布局。“我国的5G终端及基带芯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是大部分终端的射频前端芯片仍需进口,特别是5G的高频产品,国内的高频器件产业发展缓慢,突破难度大,整体牵头拉动作用尚未显现,这将会影响未来我国5G高频组网部署的进度。”

此外,张云勇认为,还应加快推进5G与重点行业应用融合创新发展。深入开展基于5G的重点行业应用研究,支持通信企业、行业用户和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大力推动5G与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典型行业应用融合技术创新、标准化、产品研发和应用示范,积极探索和推进跨行业共赢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实现5G与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

核心技术往往是制约中国创新发展的一大桎梏。张云勇认为,应加快攻克5G核心技术,建立全球统一5G标准。依托5G推进组和重大专项,加快攻克5G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尽早突破5G核心芯片设计、关键器件和虚拟化平台等环节,积极推进3GPP和ITU的5G国际标准化,大力开展5G试验并打造国际化平台,引导全球统一5G标准及后续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