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人掉队

发布时间: 2018-04-11 09:45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静

中国网4月11日讯 据九三学社中央消息,3046万人,是2017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

“陕西省现在脱贫情况如何,在开展精准脱贫工作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帮忙解决?”4月7日至14日,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赴陕开展2018年度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这已经是从前年启动这项工作的第12次。此次继续采取“定点监督、解剖麻雀”方法,选取汉中市略阳县作为监测点。

“扶贫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

地处秦岭南麓,汉中盆地西缘的略阳县总面积2831平方公里,全区辖15个镇2个街道办、145个行政村、总人口20.1万,农业人口13.99万人。其中贫困村9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255户42996人,贫困发生率30.7%。略阳县郭镇是调研第一站。

“我是农民的儿子,希望能帮助乡亲脱贫致富,因此主动申请到基层一线当扶贫干部。”30岁的高宁是中共略阳县委派到谭家庄村的第一书记。初到谭家庄,高宁就组织专家考察了村里自然环境和发展现状,在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修建了村里第一个水冲厕所。

4月9日,调研组成员、陕西省社会保障局西安市养老保险经办处科长赵军在方家沟村走访贫困户。

“穷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条件,谭家庄村紧邻甘肃,山路崎岖,从县上的公路进到村子得翻过好几个山头。二是思想不够开放,祖祖辈辈窝在山沟里,村办企业和集体经济没有形成规模。”高宁说。

同是扶贫干部,郭镇副镇长邓欢也有相同感触。“村里好多老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很少接触外面的信息,要改变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很难。”

“扶贫先扶志”。为了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高宁和村干部一起动员村里有外出打工、种植养殖经验的“能人”做示范。“一看到村里的能人种烤烟、养蜜蜂赚了钱,好多村民有了点想法。”

“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对贫困群众实际需求的回应,而忽视了贫困群众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作用,这样会导致‘出力不讨好’的窘境。”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部副巡视员陈克文说。

4月8日,调研组成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副主委赵力强走访谭家庄村贫困户左桂珍。

如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略阳县进行了积极探索。“我县出台了产业补助相关办法,具体针对贫困户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按照发展的规模给予总额不超过1万元的奖补政策,原则上按照5:3:2的比例分三年兑付到位。不同的产业项目补助标准不同,例如养鸡一只补助20元,发展养蜂一盒补助300元等,以此鼓励带动贫困户自身主动发展产业脱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邓欢说。

调研组认为,扶贫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基层干部要助力提升贫困农民的参与意识,实际工作中要“轻表册,重应用”,利用“结对帮扶”形式走进贫困户家中,与帮扶的贫困户交朋友、结亲戚,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方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强化群众参与意识,激发内生动力。

教育扶贫须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知识的亏。”谈到发展障碍,许多郭镇木瓜院村的老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来说,教育都代表着未来与希望,而在贫困地区,其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力手段。

木瓜院小学坐落于略阳县城西55公里的窑坪河畔,在校学生269名,建档立卡贫困生74人,其中幼儿园25人,义务教育阶段49人。扶贫必先扶智。木瓜院小学22位教职工与74名建档立卡学生展开结对帮扶,2001年毕业于汉中市商业学校的乡村教师周红就是其中一员。“我们班有20个学生,贫困生就有12个,而且很多都是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儿童。我们班上有个女生父亲去世了,母亲外出打工,靠外公外婆抚养,性格上比较忧郁,不爱说话,耐挫能力也不强。”周红说。

4月8日,调研组在略阳县郭镇木瓜院小学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