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板之乡”乡村振兴的“三步跳”

发布时间: 2018-04-04 20:2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马谦杰 | 责任编辑: 胡俊

“咱村错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比别的村都差,再这样下去,孩子们连媳妇都不好找,咱们得把杜家寺的臭名扔出去!”2017年春节,河北邯郸邯山区杜家寺村开了一场讨论会,这场由党员、群众代表和乡贤参加的讨论会开得很顺利。新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庆忠、副书记王海峰为首的新班子决心带领群众解决好一些长期困扰当地老百姓的“老大难”问题。

杜家寺未修路之前的土路

为啥新来的村支书这么迫切改变村容村貌?原来多年来,杜家寺村一直是矛盾纠纷不断、派系和家族矛盾重重。几任村支两委班子未能解决,各项工作难以推动和落实,因而畏惧退却,撂担子不干。村里各项工作处于瘫痪状态,村内外的道路失修。

杜家寺是地理位置上邯山区东部最边缘的乡村之一,全村共有500户、2068口人,党员43名,耕地面积2040亩。

历史上的杜家寺村是国内知名的“锄板之乡”。1978年,经过全省选拔,杜家寺村向全国农业展览馆农村工业品展销会递交了代表全村最高水平的4张锄板,被永久收藏陈列。

铺就“民心路”,解开群众的“心锁”

杜家寺村与肥乡区的部分村地头连地头,5年前肥乡区的水泥路已经修到杜家寺地头,而与之对接的却是杜家寺简易土路。不足2米宽,坑坑洼洼,逢雨、雪天难以出行。

村民义务参加修路基

2017年春节,全村召集了由党员、群众代表和乡贤参加的讨论会。会上,王庆忠对大家说:“咱村错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比别的村都差,再这样下去,孩子们连媳妇都不好找,咱们得把杜家寺的臭名扔出去!”他动情地说:“资金由村集体向上争取,大不了我个人来拿,但是拓宽路基需要一部分人奉献、牺牲眼前利益,让出部分土地,更需要大家凝聚共识、齐心协力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会后,人们立即派出乡贤和代表,不辞辛苦,逐户上门做群众工作。

农历正月十六,修建路基工作开始了。想象中以前人们斤斤计较的场面没有出现,没有发生一起因索要占地、青苗补偿而阻挠施工的事件。

修建路基顺利到达肥乡区地界。环村路需要占到肥乡部分村的“插花地”。依靠与人家的亲戚关系,他们决心以诚动人。他们派出村民代表,主动请邻村的人们吃饭,解释杜家寺修路的原因:如果把路修起来,就能把这一片、几个村万亩土地资源盘活,土地就会升值,人们收入就会增加。春灌开始后,偏巧肥乡几个村的变压器坏了,杜家寺人热情帮助这他们浇地,变压器修理的费用由杜家寺出。诚意所致,8月,5条通村路和1条环村路如期竣工。

昔日的土路如今已经全部硬化

接通天然气,让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煤改气、煤改电是惠民生的实事,但实事需要群众认可,新班子提出要用20天让一部分村民通上气,眼见为实,打开局面!

为帮助施工对人手不够问题,支委会全体上阵,安排3名电气焊工和5名村民配合华燃长通公司施工。大家分成几班,夜以继日,20天就使这一片村民家中实现了天然气点火!实惠看得见,自然树榜样,2016年半年,全村实现点火户数271户,2017年又新增99户天然气用户和41户煤改电户,全镇煤改气现场会也因此在村召开。

建好村学校,让幼有所学享受教育

新修建的村小学

村小学年久失修,生源不断外流,目前在校生还有160人。新的建校规划方案早就制定,区里担心村情复杂建不成,因此一年多时间处于停滞状态。在邯山区教育局和七岔道中心校支持下,2017年7月开始全面施工。但问题接踵而来,原新教学楼设计方案未考虑到校园外将要修路的实际情况,如果照此施工,校园地面将会低于不久要修的村内街道,排水将是大问题。杜家寺人们再次不等不靠,王庆忠表示,无论付出多少,也要建一个对得起孩子和后人的高标准学校!村里义务出工出力,出资拆掉了学校的旧平房,将校园地面整体垫高1米。12月中旬,喜气洋洋的孩子们终于搬进了总面积1160平米、2层楼的现代化新校舍。

(本文系中共河北邯郸市邯山区委农工委副书记马谦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