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帮萍:小舞台孕育大梦想

发布时间: 2018-02-28 09:17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胡俊

 

◆曹帮萍简介  

安徽省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芜湖县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常委。安徽省剧协理事、芜湖县剧协主席,芜湖县黄梅剧团团长,乡村社戏的经营者与守望者。“农村是我们最广阔的舞台,农民是我们最亲近的观众,剧团在那里大有作为,这是我们多年来的切身感受。”

60余人,600多台演出,50余万观众——曹帮萍的2017年,被这几个数字所概括。

这是一组简单的数字,也是一组令人肃然起敬的数字。

作为一个民营黄梅戏剧团的负责人,曹帮萍可以凭借这样的数据让剧团排在全省1500个左右兄弟院团的前列。

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在传统戏曲似乎普遍式微的今天,我们发现戏曲的土壤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贫瘠,甚至能看到她堪称火爆的演出市场。

这也是一个值得人们审视的现象。因为如此火爆市场的营造者,是来自于民间的江湖戏班。

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大潮中,如何界定这类民营院团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进一步支持其生存与发展、更好地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贡献力量?或许值得认真思考……

流动戏班

2月4日,农历腊月十九,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红杨镇珩瑯山村的上空,鼓乐喧天。

巨大的铝合金龙骨上罩着厚厚的雨布,一层塑料薄膜将龙骨的四周包裹,这使得村庄的空旷处形成了一个临时剧场。在这个临时搭建的建筑物里,村民们正享受着“文化惠民”演出带来的惬意。

台上,正在上演的是黄梅戏剧目《慈母泪》。台下,数百名村民密切关注着台上演员们的一颦一笑。剧场之外,仍有很多村民不停地向这里聚拢。

这样的时节,这样的场地,考验着演员和观众对节目的热忱。在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中,频频升起一阵阵呼出的热气,直观地告知人们此时正处于数九寒冬。

然而,这并不妨碍演员们卖力地表演,也不影响台下观众认真地看戏。在这个没有任何保暖设备的场地中,台下安静异常,台上演员的唱词可以毫不费力地传递到每位观众的耳朵里。唱到精彩处,还会有掌声鼓舞着演员们的情绪。

台上台下,皆聚精会神。传统戏曲的生命力,在这一时刻绽放得尤为旺盛!

此时正在给村民们演出的,是芜湖县黄梅戏剧团,当家人是安徽省政协委员曹帮萍。

已接近年关,可在这里的演出却不是剧团全年的收官之作。按照演出计划,直到腊月二十六,全团才能刀枪入库,得到短暂休息。

至此,曹帮萍和她的伙伴们的农历2017年,才算画上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按照她的统计,在这一年内,她的剧团差不多唱了600多场戏。

实际上,在这600多场演出中,类似于珩瑯山村的演出占比并不高。“参加这样的演出一方面是尽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在演出淡季能补充一定进项。”剧团的演员告诉记者。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曹帮萍的剧团作为一个“跑江湖”的民营戏班,生存问题完全靠演出来解决。而让他们真正得以养家糊口的,是在各地承接到的纯商业性演出。

在安徽省内外,包括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广大农村,存在着体量庞大的黄梅戏演出市场。他们剧团的生机,也正蕴含其中。

“黄梅戏好听好懂,在很多地方老百姓都喜欢。”曹帮萍告诉记者,新年正月初二,剧团要全员赶赴江西省,在那里安营扎寨一个礼拜之后,再辗转到浙江演出。按照往年惯例,如果没有任务性演出,他们可能要到夏天才能正式回来。

在剧团成立的近30年里,曹帮萍的人马几乎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在外奔波。

“连唱一个月,剧目都不重复!”

芜湖市往南40公里是其所辖的芜湖县,在该县两条主干道迎宾大道和世纪大道的交汇处东南角,坐落着曹帮萍的剧团大本营。

这里原本是该县福利院的所在地。2010年7月,曹帮萍的剧团应邀进京参加了文化部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这对于一个人口仅30万人的县城而言,几乎等同于卫星上天一般震撼!

载誉归来后,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因搬迁而空置的福利院成为了曹帮萍剧团排练休整的场地。

在这个剧团大院走廊中,展示着各类剧照和荣誉,剧团所经的历程也因此展现在记者面前———

已近知天命的曹帮萍,出生于安徽泾县的一个普通山村,很小就对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初中毕业后开始了学戏之路。1988年1月,仅为剧团跑龙套的曹帮萍顶替了当日身体不舒服的主演,一炮而红,逐渐成为了戏迷眼中的“角儿”。

1989年,曹帮萍报考新组建的芜湖县黄梅剧团(也就是现在剧团的前身)被录取,不久也当上了主角。

民营剧团的演出场地并不仅限于剧场之内,而是经常在庙会等室外场合。“和剧场相比,庙会上的演出观众数量要庞大许多,每场都有成千上万人。”在曹帮萍的记忆中,最高一次达3万余人。在这一场场的演出之中,剧团和她本人逐渐提升着知名度。

1995年,作为当家演员的曹帮萍因连唱三个月的戏,导致声带失声。做完手术后,只休息了1个月又重返舞台。第二年再连续两次手术,直到夏天演出淡季才恢复过来。

1996年,已成“角儿”的曹帮萍成为剧团团长。为了让大家拧成一股绳,她在剧团实行股份制,团里的业务骨干都有一定股份。同时请来好几位专家担任顾问,编排新剧目。此外,还不断吸收好演员支撑门面。

在剧团四处跑场的过程中,曹帮萍显示了与其他同行不太一样的见识:“我们不但戏要好,服装、道具等硬件都要跟上。”她将挣来的钱不断投入到演员的培养、演出质量和硬件的提升上,这让他们在各路人马中总是显得与众不同。

2009年,她曾一次性投入资金80万元,更新了服装、灯光、音响,特制了150平方米的升降式钢架活动舞台。

“其实,虽然演出市场不小,但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曹帮萍认为,自己是纯市场化运作的剧团,一定要将质量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剧团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他们从不演低级庸俗的戏曲,且表现出高度的契约精神。

剧团的演员回忆,一次他们在安徽当涂县的一个乡村演出结束后,要赶到江苏高淳县演晚场。“不料下午结束时下起雨来,道路泥泞汽车无法开。”为了不影响晚上的演出,他们将道具用板车拖着,打着手电筒冒雨步行赶到了地点。最终,大戏得以准时开锣。

除了职业的水平和态度,剧团行走江湖最大的秘密武器就是剧目。

“他们可以连唱一个月,剧目都不会重复。”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剧协原副主席侯露提起这个团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她看来,曹帮萍的剧团“很有追求”,“虽然是一个民营剧团,可他们团的剧目储备量在全省是最大的。”

截至目前,曹帮萍的剧团排演了70部100多本剧目,其中保留剧目40多部。这些剧目成为了剧团打开庞大演出市场的保证。

为了不断丰富自己的剧目,每年的演出淡季剧团都要创排新戏,或打磨原有剧目。2008年,在原有数十台剧目的基础上,剧团根据一些观众爱看武戏的特点,高薪招聘8名武生,移植了京剧《雁门关》、《杨门女将》、《双龙会》等武戏。

在戏剧“唱念做打”的四门功课中,黄梅戏的“打”戏较为少见。而在曹帮萍的剧团中,这一短板得到了补强。

“我们有多年的农村演出经验,知道老百姓喜欢什么。”曹帮萍介绍称,演出中经常有客户“点戏”的情况。所以,剧目的“适销对路”是剧团基本的生存法则之一。

挑战民营剧团的能力极限

较高的演出水准和巨大的曲目储备量,为剧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演出合同。近年来,他们的演出数量一直稳中有进。旺季的时候,甚至会每天三场。

在赢得市场的同时,剧团也渐渐赢得了相关部门的认可。

2006年,剧团被评为“安徽省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2008年,剧团参加了首届安徽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优秀剧(节)目展演,所演剧目《冷宫救主》被评为“十大炫彩节目”,曹帮萍自己荣获“十佳演艺人才”称号;2009年,在芜湖市首届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优秀剧(节)目展演中又获一等奖,同年荣获全省“百佳剧团”称号。

2010年5月,剧团发展迎来了一个里程碑的时刻:他们接到了安徽省文化厅的通知,进京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

在此前2个月的时间里,安徽省文化厅市场管理局曾考察了全省的民间艺术院团,曹帮萍的剧团脱颖而出。当年6月30日至7月1日,剧团作为安徽省代表连演两场。这也是安徽第一家民营艺术院团,应文化部邀请登上首都的大舞台。

进京展演过程中,剧团获得了巨大的荣誉,甚至因此获得了安身立命的固定场所。此时,原本就对剧目有着较高要求的曹帮萍,加强了对新戏的创排工作。

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与尝试。“一个民营剧团创排新戏,无论是精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剧团的演员们有点不理解团长的想法,甚至为她的“冒进”感到担心。

2011年,为迎接建党90周年,剧团移植了革命现代剧《江姐》。“这对于剧团来说几乎是革命性突破,舞台、表演和原来的古装戏完全是两回事。”曹帮萍感到压力空前,因为仅服装道具的更新,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2013年,为挖掘和弘扬本地的文化资源,剧团开创性地排演原创剧目。曹帮萍将自己的房子卖掉之后,又东拼西凑筹备了170万元资金,创排了黄梅戏《铁画记》,作品获得了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

2014年至2015年,剧团再次排了几部小戏并获奖。2016年7月,芜湖市涌现了抗洪先进典型王能珍,其时剧团正在复排黄梅戏经典剧目《龙女》,曹帮萍临时将其暂停,排演了新戏《王能珍》。

“当时请了很多专家在剧团,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花了一个月时间,就把这个戏赶出来了。”是年年末,《龙女》复排工作又重新启动。

2017年,剧团把田汉先生的名著《名优之死》搬上黄梅戏舞台。在2017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上,再次获得好评。

“自2010年之后,我们团几乎是一年创排一部新戏,挑战着一个民营剧团的能力极限。”剧团演员张丹这样说。

新时代呼唤新作品

由于在创排新戏上面的投入,曹帮萍的经济状况显得捉襟见肘。“虽然我们团的演出市场日益增大,可团长自己的日子却越来越紧。”曹帮萍的行为,让家人和团员们都有点难以理解。

而对于这种别人不能理解的行为,曹帮萍有自己的看法。

“我们自小就爱唱戏,真心希望戏曲能好!”曹帮萍表示自己一直都想为戏曲传承尽一份责任。2010年进京演出,剧团得到了县、市、省乃至文化部的大力支持和褒奖,则更强化了她的这种想法。

在多年的演出中,她发现虽然戏曲的经典剧目多,但反映时代脉搏、弘扬社会新风的新戏却很少。“新时代呼唤新作品,没有作品,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在新时代中就没有载体。”

“对于一个剧团而言,戏曲的传承一靠剧目,二靠演员。”曹帮萍认为这二者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在不断更新的剧目中,演员尤其是年轻演员会得到充分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这些精品剧目可以让剧团登上更加宽广的舞台,而这些舞台又是年轻演员们展示风采的难得机会。

在曹帮萍的剧团里,绝大多数演员都是年轻孩子,且有不少是艺术学校出来的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没能进入到专业院团,如果我们民营院团也有机会登上大舞台,不但可以让他们安心留在剧团,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所从事的行业充满希望。”曹帮萍认为这是戏曲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的人才基础。

和所有关心戏曲发展的人们一样,曹帮萍对戏曲人才的培育倾注了大量精力。在她的剧团中,每年都有近10名戏曲学校的实习生。作为县剧协的主席,她还积极开办各种免费的戏曲兴趣班,希望为戏曲发展营造一个好氛围,或者是发现一些好苗子。

排戏、演戏、传承、发展……平日里,她的日程每天都是特别充实。在剧团演员朱赟的眼中,曹帮萍几乎就是一个“铁娘子”,“她可以白天黑夜连轴转,一天开车辗转好几个省,好像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情。”

曹帮萍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我们团一直很稳定,大家心气特别高。”剧团的导演兼演员钱星忠表示,这么多年来剧团很少有人员流失,“其实一旦出去,工资可能会高于现在,但这里的情怀留住了大家。”

令曹帮萍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努力对专业院团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触动。

2017年9月11日,芜湖县黄梅戏剧团复排的经典黄梅戏《龙女》,在省城安徽省艺术剧院上演,省城的戏迷们得以重温这部阔别30多年的经典。

《龙女》原名《龙女情》,人们对这部戏最后的印象是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黄梅戏电影《龙女》———也正是这部戏,让年幼时的曹帮萍加深了对黄梅戏的痴迷。可在此后的时光里,这一剧目没在舞台上呈现。

当晚的演出,是《龙女》33年来首次复排并正式上演。

台下的座位席上,有一批特殊的观众,他们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专业演员。由于曹帮萍请的导演正是该院的导演,该院随后也开启了《龙女》的复排工作。

一个月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版本的《龙女》炫彩亮相,而曹帮萍的剧团此前已经演出了20余场。

实现民营剧团“多条腿走路”

曹帮萍的努力,似乎向人们抛出了一个问题———

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大潮中,如何界定这类民营院团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进一步支持其生存与发展、更好地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贡献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曹帮萍和众多民营剧团的努力,向社会展示了一个令人欣喜的事实:那就是在传统戏曲似乎普遍式微的今天,戏曲的土壤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贫瘠。

2013年,曹帮萍成为十一届安徽省政协委员。在当年省政协全会的分组讨论中,一位委员曾谈到:“观众口味变了,传统戏剧没有了生存空间。”曹帮萍立即就坐不住了:“去年(2012年),我们剧团大大小小演出500多场,乡亲们把舞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伙是想看戏、爱看戏啊……”

在曹帮萍的观念中,戏曲是有市场的。“农村是我们最广阔的舞台,农民是我们最亲近的观众,剧团在那里大有作为,这是我们多年来的切身感受。”

她的理解是戏曲院团要走进民间、回到民间,把舞台搭建在民间,这才是戏曲繁荣发展的源头。“老百姓在哪里,我们的剧团就要奔向哪里。”

但由于种种原因,专业院团常年在基层演出似乎并不那么现实。那么,这个空就必须有人去填上。

对此,侯露也表示,其实戏曲的传承是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的。“我们在经济领域讲‘多轮驱动’,那我们的文化艺术也可以尝试多条腿走路。”她认为,基层的演出市场是戏曲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而民营剧团在这块是对专业院团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如果没有这些剧团在基层演出,每年的那么多场戏又有谁去唱?老百姓上哪儿去看戏?我们的戏曲土壤靠什么来培育?”

在侯露看来,戏曲传承的理想格局是专业院团、民间剧团和群众文化(票友)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既要有高端引领,又要打造接地气的市场,还要有人协助营造良好的氛围。”

当然,这里面有涉及到如何进一步来规范、引导和支持民营剧团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这,也是曹帮萍重要的履职方向。

曹帮萍的提案大多和民营剧团的发展相关。在2018年安徽省政协全会上的提案中,她希望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能进一步加强。比如建立扶持民营艺术院团创排新戏的专项资金,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鼓励现代戏创作,让老百姓看到新戏。同时她建议支持民营院团做好文化项目申报工作,“宣传文化部门要创造条件对符合条件的民营院团申报文化产业发展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以便更多的民营院团、更多的优秀项目得到扶持,快速壮大发展。”

在她看来,这虽是其剧团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戏曲文化传承的客观需求。

“曹团长虽是一个民间的戏曲人,但想着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民间‘班主’考虑的事。”在剧团演员李善宝的眼中,曹帮萍很有抱负,“我们的舞台虽然是小,但团长的梦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