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那年的除夕我在延安

发布时间: 2018-02-15 08:23:1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刘星 | 责任编辑: 王静

那一年是我当兵的第6个年头,那一年是我跨进文艺界的第一年,那一年我开始演电影,那一年我开始了我的写作生涯……

那是1976年——

长春电影制片厂要拍一部电影《延河战火》,剧组到我所在的部队体验生活,部队领导让我负责接待,由于当时年轻、机灵、一袭草绿色的军装,三点红的帽徽领章,加上些许的颜值与少年的稳重,一下子被导演陆建华看中,给我有一定的台词,有一定的出场次数,有靠前署名的,不大不小的角色。剧组本来是9月上旬出发去延安深入生活,不巧,应当说是不幸,当时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剧组同志与长春十几万人一起参加了在长春地质宫广场举行的追悼大会,那个时候剧组全体人员有个共同心愿,一定要把表现毛泽东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丰功伟绩的电影拍摄成功,以实际行动继承毛泽东的伟大事业。

因为电影《延河战火》是表现延安人民革命斗争的,是表现毛泽东伟大业绩的,延安人民十分欢迎,举个小例子,当时延安老百姓主要食品是小米,剧组很多南方演员不习惯,当地军分区首长亲自协调,专门为我们剧组每人每天供应四两大米。剧组的任何人走在马路上,只要一招手,无论什么车都会停下,热情地招呼我们上车。当然剧组的人也好认,因为我们平时就是穿着解放战争时期的军装。这一点今天的任何影视剧组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除夕之夜,我们剧组和延安地区文工团联欢,我们演出的第一个节目是集体诗朗诵《献给延安》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吕亚林与浙江省话剧团演员韩韬领诵,来自全国各地的28名演员参加,那是我第一次写诗,演出很成功,诗歌很快发表在延安当地报纸上,说起来很奇怪,我后来发表过很多大部头,但是,再没有创作那首诗时的激动与兴奋……当我们乘坐的飞机,还在五千公尺的高空盘旋,我的心啊早已飞到了延安,透过那飞机的窗口,我看到了,看到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

除夕的那个夜晚,吃了什么,喝了什么,我真的记不清了,但是那天晚上做了什么,我终身不忘……

(作者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