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明:无法割舍的健康情怀

发布时间: 2018-02-14 09:0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胡俊

很多医生常感慨自己一辈子都在治病,可病人依然数不胜数。“如果把更多精力花在疾病预防上,让公众拥有预防疾病的能力,那么医院里的患者肯定会越来越少。”这种感触不仅让李立明对公共卫生事业有更多思考,也演绎成他生命中的一种情怀。

◆李立明简介

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督学。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主任委员。

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讲台上,他时而风趣幽默,时而不怒自威,又时而激情澎湃。

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他是科学家“老李”,哲学家“老李”,更是教育家“老李”。

在全国两会的会场上,他习惯梳着一丝不苟的头发,表情严肃地倾听或思考。倘若他要发言,严肃的眼神里立即迸发出自信的光。

他是李立明。

走上讲台,成为“职业演说家”

李立明的事业和人生,与公共卫生事业无法割舍。而选择学习公共卫生专业,并不是他人生中的偶然。1976年,李立明结束了在北京顺义农村的插队生活回到城里,适逢当时北京铁路分局正在招工,于是,他进入该局成为了一名电钳工。

最初,组织本想安排李立明进铁路分局防疫站工作。防疫站的工作简单,就是负责送取水样和刷试管。这样一份不费脑筋、体力轻松的“好工作”却被李立明婉拒了。他不是不想进防疫站,只是不想自此以后每天就是“刷刷试管”。那时的他,“看”上了同在防疫站的另一份工作:防疫站实验室技术员。为此,他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找机会读书、学习,做个专业技术员。

机会很快如愿而至。1977年,我国恢复了已关闭11年大门的高考招生。李立明在当年便考入当时的北京医学院(如今的北大医学部),选择了跟防疫站技术员工作相关的公共卫生专业开始学习。

命运时常会有一些意外却不失美妙的插曲。李立明原本为了回铁路局防疫站当技术员而学习医学,却在毕业后被留校任教。1986年,硕士毕业的李立明走上了北京医科大学(原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讲堂。

李立明喜欢自称“老李”,也欢迎学生们这样称呼他。在学生们眼中,这位老师有点“萌萌哒”。可一旦李立明在讲台开讲,这种“萌”又迅速被新的标签所取代:睿智、风趣、严厉、富有激情这些看似矛盾的标签,在李立明身上都得以体现。

预防医学导论,是李立明教授的主要课程之一。这门被多数医学生诟病“最枯燥”的一门课,却成了李立明的学生们最享受的课堂之一。“老李在讲台上如同职业演说家一样,把枯燥的理论课讲到生动鲜活。听他的课,会被激发出一种投身公共卫生的责任感……”大一时,原本打算换专业的北大医学部学生李昱,在听了李立明讲授的预防医学导论课后,深深被他“风趣幽默、旁征博引”的讲台魅力所折服,进而被预防医学知识所吸引,最终彻底打消了换专业念头。

而李昱还说了他一位好朋友“改头换面”的故事。这位贪玩的学生在医学院五年时间里,很少主动去上自习课。却在一堂李立明讲授的流行病学课后,开始主动跑自习课。“真是神奇,几乎每一位老师都会提醒学生们要珍惜时间,但能够取得这种‘奇效’的真是不多见。”李昱讲述时眼中满是敬佩和崇拜。

李立明却不觉得自己有多神奇,在他朴素的职业认知里,“师者,不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嘛。”而多年的讲台生涯,使原本宽厚的他能够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对待年轻人:“跟我的学生们讲道理,往往是一点就透。不是我厉害,是这些聪明孩子自身都是凭努力上进,考进北大的,他们不会真的放弃自己。”

“让流行病学赢得世界瞩目”

以讲台魅力赢得学生们的敬佩和尊重,是一个老师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让流行病学赢得世界瞩目”,是李立明这个流行病学专家多年来学术成果得到认可的印证。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据此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说起自己熟稔的研究领域,李立明一改在政协履职时的端谨严肃,开始滔滔不绝。“比如说,多吃新鲜水果和心血管疾病发病有没有关联?如果有是如何关联的?我们又如何利用这种关联为公众的健康服务?”

其实,李立明反问的这三个层层深入的问题,正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内涵。答案,就在他发表的《中国人群摄入新鲜水果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关联研究》这篇学术文章里。2016年4月,这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上的文章给出了一个前沿的研究结论:“根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资料,发现与很少吃新鲜水果的人相比,经常吃新鲜水果的人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明显降低。而如果每天摄入100克新鲜水果,就可以使心血管病的死亡风险降低约1/3。”

显然,这项研究成果对于心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年年递增的中国而言,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最具卫生经济学意义的手段之一。领衔CKB项目研究的正是李立明。而《中国人群摄入新鲜水果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关联研究》一文,不过是CKB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这一项目的另外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柳叶刀》及《英国医学杂志》上。

“一项学术研究的成果,能够同时问鼎三个顶尖的国际学术期刊,这可能是很多研究团队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但是他带领团队做到了。”北大医学部副教授王月丹这样评价李立明。

“让流行病学赢得世界瞩目”,其实是2016年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上李立明入围年度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此次获奖,正是对李立明在CKB项目成果的社会性肯定。

但获奖,显然并不是李立明进行学术研究的出发点。正如他的学生们崇拜李立明,也并不是仅仅因为他的学术成就,更多源于他的学术境界。“在这样一个SCI至上的时代,老李关注的不是如何多发一点影响因子高的文章,而是始终立足当下、立足国情开展公共卫生研究,为健康中国建设如何多助力。”李昱坦言,李立明的这种学术境界,让很多原本不打算毕业后从事公共卫生的同学,信念坚定地留在了这个队伍里。

不管是插队时还是工作后,李立明都有一种深刻的感触:“很多医生在年迈时回首自己的从医历程,常感慨自己一辈子都在治病,可病人却依然数不胜数。如果把更多精力花在疾病预防上,让公众都拥有预防疾病的能力,那么医院里的患者肯定会越来越少。”这些年,这种越来越深刻的感触,不仅让李立明对公共卫生事业有了更多思考,也演绎成他生命中的一种情怀。

带队吹响控烟“集结号”

2003年成为医卫界全国政协委员后,李立明的履职工作也以公共卫生事业为圆心开始运转。其中,控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3年,李立明陪时任副总理吴仪参加世界卫生大会。会上,吴仪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自此,中国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并从2006年开始践行《公约》规章。

“这标志着我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关注国民健康!”签约时,时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李立明心潮澎湃,以为我国的控烟进程会自此步入加速度阶段。

可现实却是,加入缔约国是一回事,真正履约控烟又是另一回事。

比如看似简单的烟草危害警示语的印刷,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内容,在执行中都困难重重。

《公约》规定,要在烟盒显眼位置,用不小于烟盒1/3的面积印刷健康警示语。“一直到2012年以前,我国的盒装卷烟往往都把‘吸烟有害健康’这六个字‘隐藏’在烟盒的不起眼位置,且常常把字体颜色变浅,字号也变得细小。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健康警示作用,还故意弱化了吸烟的危害!”李立明深知,这看似简单的健康警示语能否规范印刷,实际上是中国控烟界和烟草业的力量博弈。

更甚者,我国开始履行《公约》的前几年,烟草业开始更“野蛮”的生产——

从2007年起,低焦卷烟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增幅增长;我国在加入《公约》时承诺的“2011年1月9日前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并未如期实现;2012年,低焦卷烟的产销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比增长超80%……

这些数据,一度让做了25年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的李立明感到尴尬。

虽然这样的境况,让李立明遗憾,但努力不能停止。“烟草给我国带来的疾病负担和社会负担是触目惊心的。比如仅二手烟暴露危害而言,就可以导致肺癌、烟味反感、鼻部刺激症状和冠心病等疾病。如果孕妇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还会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和胎儿出生体重降低。我国有7亿多人饱受二手烟煎熬,这样的危害简直难以计算!”

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流行病学专家,李立明把控烟看作自己的职业使命。在全国政协这个参政议政平台上,李立明一再通过提案和大会发言,阐述控烟的必要性,并和其他专家一起积极探寻破题之道。

“烟草业得以野蛮生长的根本原因,是烟草局政企合一的体制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合理控烟履约协调领导机制,为烟草业提供了过多保护。”控烟界大力呼吁:领导干部带头在室内公共场所戒烟。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大了,影响力就强了,控烟界在与烟草业多年的不懈博弈中越来越壮大,终于在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份通知,是两办首次发布的控烟通知,也成为中国控烟史上的里程碑。这之后,中国控烟迎来密集修法期,新版广告法、慈善法以及各地控烟条例纷纷出台……这让李立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虽然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控烟举措,但总体而言,控烟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无以计数的心酸和曲折之后,李立明关于控烟的呼吁和努力依然在路上。只是现在,这些努力有了一些方向性的改变,比如,建议从控烟做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建“有生命力”之言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也是李立明15年履职生涯中最显著的标签之一。

众所周知,2015年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可鲜为人知的是,在全国政协的议政平台上,10余年前,眼光前瞻的李立明就提出过“健康中国”的概念。在他的“健康中国”概念里,“建设‘健康中国’,要从‘健康一生’和‘健康环境’两个概念着手。”

“健康一生”是关注不同人群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健康,并为全人群提供从生命起源到生命死亡全覆盖式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李立明特别强调全生命周期,是因为人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健康状况会相互影响。“比如在生命最初的1000天(胎儿期到孩子出生到两岁),保障母婴营养将对孩子一生健康有重要影响,不仅可以显著减少儿童患肺结核、疟疾等疾病的经济负担,甚至对降低儿童成年后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也可事半功倍。”

“新的学术研究也表明,Ⅱ型糖尿病发病与胎儿期以及孩子出生后两岁内是否肥胖,是否形成偏爱高热量食物习惯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孕期和新生儿喂养时,对这些慢性疾病的预防要足够重视,千万不要以为胎儿养得越大越好、婴幼儿胖一些没有大问题。”这样的建言,李立明在很多场合讲过很多次。他希望,公众能够拥有更强的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公众拥有维护健康能力,还需要健康环境予以保障。健康环境的内涵非常广,既包括碧水蓝天、清洁空气等自然环境,也包括健康的社区和健康的社会氛围等社会环境。很长一段时间来,我国过于关注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却忽视了环境在维护人群健康方面的作用。“根据卫生学标准,楼间距应该是楼高的1.5倍,但现在哪些达到了标准?这个标准达不到,就会产生采光和安全问题,一座楼倒了就会砸向另一座楼。”李立明介绍说。

除了建筑标准不符合健康要求,很多人身居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卫生条件简陋等“城市病”环境中,而由此带来的快节奏、高压力又导致越来越多城市人患上高血压、失眠、焦虑等慢性疾病。“‘城市病’最终演化为‘城市人的病’,这就是健康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003年,李立明就曾建言健康城市建设,并提出“健康城市”是“卫生城市”建设的升级版。这次在全国两会上的建言,对健康城市建设具有前瞻性意义。

眼看当初建言正转向实际,李立明挺有成就。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健康环境”被作为重要内容提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营造健康环境是基础。”会后,我国相继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十九大报告,“维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即“健康一生”)被写入其中。

“多年关注和呼吁的内容,在不同程度上被国家回应并采纳,这正是我履职最期待达到的结果。”回顾15年的政协履职路途,李立明“收获满满”,他的秘诀在于,从不敢懈怠“使命”。

“政协委员是业界代表”这样一个身份定位,意味着委员既是专业领域代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国家形象和利益代表,因而,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地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这就是李立明眼中的政协委员的“使命”。而如果一定要李立明归纳出他的提案或者大会发言有什么规律的话,他则笑言“规律真的还是有的”,那就是要跟国家脉搏同频跳动,关注民生,关注健康,这样建言就有了生命力。而生命力,就是健康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