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昌:融入泥土的幸福

发布时间: 2018-01-08 11:11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胡俊

    “这么多果农需要我,我被需要着,我很幸福。”

    “把自己最喜欢的事业做到极致,就是幸福。”

    这都是李云昌的肺腑之言。

    金秋九月,一个阳光静好的平常日子。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厚孟村,50多名村民集中在村中的荔枝林里翘首以盼,有些村民还去村口张望,74岁的赖国老人口中喃喃自语:“今天又有馒头吃了……”

    姚树芬笑道:“‘馒头局长’来,哪能少得了馒头?”

    下午2时30分,一辆白色面包车驶入村中,车上跳下一个皮肤被太阳晒成古铜色的中年汉子,手里果然提着两袋馒头。

    “‘馒头局长’来了———”

    人群沸腾起来,村民们围过去,用各自习惯的称呼跟来者打招呼———

    “李主席好!”

    “李局长好!”

    “大家好!”中年汉子一边回应着村民,一边给他们发馒头。

    这个被村民称作“馒头局长”的人,正是我们的采访对象——李云昌。

    “馒头局长”的“果园课堂”

    李云昌来不及喘口气,在荔枝林里拉出“2017厚孟三月红荔枝控梢促花技术培训班”的横幅,摆开桌子,折一把果树枝叶当教材,开始讲课。

    村民们围到“果园课堂”前,因为人太多,有些后来者只好爬上树去听。

    烈日当空,酷热难耐。李云昌讲得满头大汗,村民们听得聚精会神,近两个小时,没一个人中途退场。

    在钦州市两县两区的果农当中,只要提起“馒头局长”,尽人皆知。李云昌为何被称作“馒头局长”?还得从他的“果园课堂”说起。

    从2000年起,为了使服务果农的工作更接地气,李云昌除了在钦州市城区开办农业课堂给农民授课外,还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为了使培训更直观,他还时常爬上树做示范,手把手教果农如何嫁接、保花保果。

    李云昌心里为农民着想,不错过每一个细节。讲课常常一讲就是几小时,为了不让果农饿肚子,每次他都提着几袋馒头去分给果农吃。

    久而久之,李云昌便获得了“馒头局长”的美称。

    “他没一点架子。农民的事就是他的事。”姚树芬家今年光荔枝一项就收入近万元,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得益于李云昌去年2月以来给她家的荔枝树降树冠。降树冠,通俗的说法就是砍掉荔枝树的老枝条。

    在姚树芬看来,这不是糟蹋果树吗?起初姚树芬夫妻俩坚决不同意。李云昌苦口婆心地劝说,拍着胸脯作保证,好不容易才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后,他还自己爬上树去降树冠。

    李云昌的真诚打动了厚孟村的果农,大家纷纷接受他的建议,全村的荔枝树当年就丰产30万斤!

    望着满山红艳艳的累累硕果,李云昌心里笑了。

    李云昌的思绪回到27年前的一幕———

    钦州有个村的老荔枝树连续多年不挂果,果农说是果树分公母,不挂果的都是公树。李云昌闻讯跑去做果农的思想工作,做低改示范,降树冠、摘冬梢,给果树“开天窗”。

    第二年,该村荔枝大丰收,满心欢喜的村民编了一首打油诗称赞李云昌———

    荔枝不分公和母,只是技术不到家,学好技术用科技,挂果累累富万家。

    从那时起,李云昌真正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品尝到了为农民服务的幸福。

    从那时起,李云昌家便成了进城农民的“免费旅馆”。隔三岔五就有果农去他家拜访、讨教,吃住他全包,床不够,就在家里打地铺。常常是满满一桌子人吃饭,一个月几袋米都不够吃。这也多亏妻子支持他的工作!

    “虽然我不是农村人,但我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从踏进广西农学院那天起,我就发愿要终生为农民服务。”为了践行这句诺言,李云昌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

    为了学到真本领,在广西农学院果树专业学习的李云昌,把抄好的知识点贴在蚊帐顶上,睡醒后一睁眼就能看到,就这样他大学四年的成绩始终保持年级第一。

    1984年,李云昌毕业被分配到钦州市大直镇农业站工作,从此与水果结下不解之缘,把水果事业融入血液里,刻入生命里。光是他的“果园课堂”,每个月就至少开办三四次,每年开办50多次,至今已开办17年,累计听课农民达5万多人,间接受益达几十万人。

    只要不出差、不开会,李云昌几乎每天都下乡,整天都泡在果园里和农民们在一起。下乡讲课、调研、实验观测……他总有干不完的活,几乎没有周末,一年四季都在果园。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李云昌除了在单位值一天班外,7天时间全都在果园。

    常年下乡,陪伴妻儿便成为奢望。女儿李冬这样描述她心目中的父亲——

    “小时候,家里的电话机旁放着一个记事本。那时还没有手机,如果爸爸不在家,我和妈妈就会把找他的电话记到记事本里。后来搬家的时候,发现这样的记事本整整积了两大摞。”

    李云昌的“果园课堂”大受欢迎。今年3月的一天,他从中午一直培训到晚上,最后只能打着手电筒培训。李云昌要把自己掌握的农业知识全都掏给农民!

    可时光倒流20年,他的“果园课堂”可没现在这么受欢迎。

    2000年前,由于长期缺乏技术和产业规划,钦州水果产业持续走下坡路,果农靠天吃饭。很多果农只能忍痛砍掉果树,转种速生桉,其中以砍荔枝树为甚,成百上千亩的荔枝树毁于一旦。

    李云昌看在眼里,痛在心头。他决心要救钦州荔枝于水火之中!他进农家、下果园,苦口婆心地劝说果农别砍荔枝树,手把手地传授荔枝增产的技术,动员农民参加培训。

    谁知农民只撂下一句话:“教怎么种桉树就去,教种果树不去!”

    李云昌并不气馁,耐心地跟果农说道理,摆事实——

    “桉树只是短期买卖,果树年年有收入。”

    “你今天砍果树不心疼,明天心疼来不及。”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李云昌的努力下,终于刹住了砍果树的风。

    钦州市浦北县江城镇水果种植大户容启智,1997年承包400亩地种荔枝,不料年年亏本。在那股“砍荔枝种桉树”风潮中,他两年时间就砍掉300亩荔枝树。幸亏后来遇到李云昌,最后100亩荔枝得以扭亏为盈,年年丰收。

    如今,在李云昌和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钦州不少水果种植大户年收入上百万元,无数贫困户靠种水果得以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这是李云昌的座右铭。

    对于钦州水果产业,李云昌心里有一本明白账:钦州全市的水果种植面积、种植种类和产量张嘴就来,精确到小数点;能准确地说出某个果园的面积、种类、存量和销量。

    为了给水果研究提供准确数据,为了更好地服务果农,李云昌坚持每天晚上12点前在微信朋友圈发送南宁、钦州、防城港三市及灵山、浦北两县的天气预报,至今已坚持7年。

    为了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给果农提供技术服务和科学依据,李云昌每天坚持写“水果工作日记”,一年下来12万字以上,年底还要把图文并茂的工作日记编印出来。

    为了防治荔枝生产的病虫害,李云昌别出心裁,聘请“水果防虫线人”,进行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药物筛选研究,每年向果农发送4-5期虫害测报信息,指导果农根据测报信息科学防虫。

    李云昌手机中存有2000多个农民的手机号码,其中需要虫害测报信息的就有406个人。到发送虫害测报信息时节,他每天要发出400多条手机短信,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一个月600元手机费都不够。这件事一做又是7年。

    果农叫李云昌“果王”,也叫他“果痴”。不仅因为他热爱水果事业,还因为他总有奇思妙想。

    2013年3月,李云昌在民建广西区委办公楼前嫁接了7棵芒果树,同一棵树上嫁接12个品种的芒果,芒果的颜色、形状、大小、味道和成熟期都各不相同。

    7棵芒果树当年就结出了果实:同一棵树上挂满形状各异、五彩斑斓的芒果,成为广西民主党派机关大院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得各民主党派的干部纷纷跑来看稀奇。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把“七彩芒果”的照片发到微信上,刷爆朋友圈。

    李云昌还把“七彩芒果”的成果范围扩大。2016年,与市政局联合开展“果树上街”工程,在钦州市下勒路打造一条全长300多米的“七彩芒果街”。五一期间,他领着几个嫁接工人嫁接了50株芒果树,最多一株嫁接了20个品种。

    这一幕正好被路过的钦州电视台记者看到,拍出新闻在电视上播放,“七彩芒果街”马上成为市民关注的话题。

    由于芒果不是靠蜜蜂授粉,而是靠苍蝇,为了吸引苍蝇来给“七彩芒果街”的芒果授粉,李云昌没少费心思。后来他竟想出在芒果树上挂咸鱼的法子,每棵树挂五六条咸鱼。为了避免引起市民误解,他派市水果局的干部晚上去挂咸鱼。

    “他是不知疲倦的钢铁侠”

    人称“木瓜哥”的邓福斌,从华南农业大学果树专业毕业后,在海南种了10多年水果。去年7月,邓福斌在海南一次农业会议上与李云昌相识,被李云昌的真诚打动,回乡创业,发展了200亩优质火龙果和百香果。

    李云昌把邓福斌请回乡后,跑前跑后为他服务,充当他的“义务宣传员”——逢人便说“木瓜哥”的水果如何好吃,还帮他在朋友圈中吆喝,为他申报农业项目提供支持。在李云昌的关心支持下,邓福斌的水果事业蒸蒸日上。

    “他简直就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钢铁侠!”邓福斌说,每次李云昌在田间地头讲课,听课的人都累得站不住了,汗水湿透衣衫的李云昌却还激情四射。夏天三四十度的高温天气,顶着烈日在果园讲课,一讲就是几个小时,除了“钢铁侠”,谁能做到?

    特别是到农忙时节,为了不误农时,李云昌每天弄得跟打仗一样。每天下乡上三四次课,在不同的果园之间转场,忙得像个陀螺。

    李云昌中午从来不休息,惜时如金,与时间赛跑,从不停歇,风雨无阻。去年9月15日,天下着大雨,他赶了三个场,冒雨爬上果树降树冠,全身湿透……

    钦州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陈图进跟李云昌是老同事,他说从认识李云昌那天起,就没见李云昌停下过手中的工作。“就算台风出来了,他照样下乡。”

    李云昌总是说:“农村太缺技术了!”他的同事都说,李云昌的敬业精神,一般人做不到,就算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跟李云昌一天下来都累得够呛。

    今年1月,潘彭从部队转业到钦州市水果局工作。过年上班第一天,他就和几个同事跟李云昌下乡,去查看荔枝萌动(发芽)状态。一进果园,办事雷厉风行的李云昌就给他们布置作业:每人数20棵荔枝树,统计果树萌动数据。

    那天他们跑了三个村委,晚上9点多才回家。看着有几分倦意的潘彭,同事拍拍他的肩膀,笑着鼓励:“习惯就好,今天还算早的。”

    李云昌经常大年三十还在果园里给水果局的干部发送果树图片,分享服务农民的快乐。他的车里,常年放着小锯子、剪刀、塑料薄膜等嫁接工具,包里随时放有水果宣传资料和病虫害防治手册,随时随地宣传钦州水果,发给农民学习。

    “一切为了果农”

    为了打响钦州水果品牌,李云昌不仅指导果农种水果,还带领市水果局一班人员费尽心思地做大做强水果文章。

    ———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和“优果工程”,推进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举办各类荔枝龙眼产销对接会,甚至将荔枝节办进村里;

    ———带领果农发展电商、微商,邀请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企业前来考察,加大“互联网+特色水果”电商模式对钦州水果的采购和促销力度,助推钦州水果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关于水果的事情李云昌都大包大揽,因为果农最让他牵肠挂肚。

    “联系外省客商前来收购水果,联系物流,打电话谈价格、要优惠……关于水果的事情,他从来没停过。”钦州市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总经理林琼霞深受李云昌感动。为此他们公司在确保不亏本的前提下,把最优惠的物流渠道价格提供给果农。

    民建钦州市委干部贾滨瑜在一次演讲中饱含深情地说:“他心心念念想的都是水果,田间地头、果园里,讲哑了的声音和汗水湿透的衣衫是他的常态。有人问,你干嘛那么拼?他回答:‘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只要能帮助果农增收,助力精准脱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再累也值!他那种对事业的激情,以及不怕吃苦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

    有人问:李云昌的为民情怀从何而来?几天采访下来,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百善孝为先。李云昌是个出了名的孝子。1982年,他母亲罹患乳腺癌,本来想考研的他提前参加工作,只为早点挣钱给母亲治病。母亲住院期间,他向学校请假,跟医院借一张排椅睡在母亲病床前,终日陪伴母亲。

    几年后,他父亲又患上严重的肾病,为了给父亲治病,他花光所有的积蓄,还四处举债。从南宁看病回钦州,他抱着父亲,小心翼翼地,像是抱着一个婴儿……

    他的孝顺让村里人如此感慨:“生儿不要多,生一个像阿七(李云昌小名)这样的就够了。”

    李云昌在一篇题为《弘扬红旗渠精神,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践行者》的心得体会中这样写道:

    “离开红旗渠三天了,但我的思绪仍停留在红旗渠时的震撼和振奋中,那首儿时耳熟能详的《红旗渠》主题歌‘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时常在我脑海萦绕,我一直被感动着。”

    “红旗渠,创造出真正的人间奇迹!林县人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证明: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红旗渠精神今天仍是我们攻坚克难的精神坐标!”

    “参观红旗渠和学习焦裕禄精神,我流泪了。”

    “我被需要着,我很幸福”

    李云昌“很抠门”———

    买衣服,100块一件他都嫌贵。全身上下没一件名牌,经常穿廉价的广告衫。他说:“每天去果园,穿再好的衣服也是一个样。”

    下乡租车,他每次收工都很晚。他说:“租车费一天几百块,多用一点才划算。”

    年底编印工作日记,他舍不得印彩色。他说:“要节约每一分钱。”

    李云昌很大方———

    他委托农村亲戚帮他种了很多绿色有机的木薯、红薯,身边朋友、民建会员,人人有份。

    每次出差,吃饭他总是抢着买单,还霸气十足地说:“谁都别跟我抢,谁工资高谁买单!”

    李云昌从没拒绝过农民,对农民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就算半夜打来电话,他也有问必答。

    章国氤是李云昌加入民建的介绍人。2005年,章国氤的儿子罹患骨癌。李云昌知道后,马上组织民建会员捐款,四处寻医找药,天天去医院看望。去北京开会,还带着病人去看病,游览长城,给病人以爱的温暖。

    做汽车配件销售的民建会员傅智强,因罹患尿毒症需要换肾,却凑不齐手术费。李云昌知情后,不仅以钦州民建的名义发函与傅智强有业务往来的汽修厂追讨欠款,还出面充当讨债人。

    在钦州,李云昌的履职活动始终与水果、与“三农”有关,他为“三农”呼吁,为水果代言。他感受泥土的芳香,收获泥土的幸福。

    在李云昌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钦州水果生产成为钦州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水果面积达252.22万亩,产量达195.38万吨,产值达46.95亿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三农”的关键词让李云昌备感自豪,也深感肩头的责任。

    “这么多果农需要我,我被需要着,我很幸福。”

    “把自己最喜欢的事业做到极致,就是幸福。”

    这都是李云昌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