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政协委员眼中的关键词

发布时间: 2018-01-02 09:17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王慧峰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中国两大主场外交让世界瞩目;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科技创新,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给依然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动力……

刚刚过去的2017年,注定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意义不凡、波澜壮阔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共同努力、一起付出,在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留下了辛勤的汗水、坚实的足迹和美好的憧憬,也见证着国家的发展、进步与成就。

2018年是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迎接2018的曙光到来之时,我们请三位全国政协委员为国家和自己的2017年总结关键词。新的历史方位,不仅事关国家发展向何处去,也与每一个人的未来息息相关。关键词各有不同,但其中都凝结着一种共识:我们期待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向往更美好的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优化升级

改革的步子更快 开放的力度更大

记者: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有所提升,总体上呈现出好中趋稳态势。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总结过去一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您认为是什么?

迟福林:我会用“优化升级”总结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领域内出现的发展变革。今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稳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经济发展结构持续改善。从需求侧看,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比重目前已达到40%,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转向服务型消费为主。从供给侧看,2016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已上升为51.6%,比2015年继续提高1.4个百分点,2017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占比已达到52.9%。更重要的是,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服务型经济比重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城镇化结构正由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2017年人口城镇化率预计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给经济增长贡献3个百分点左右。开放结构正由货物贸易为主向服务贸易为重点转型。2017年1-10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8691.7.8亿元,同比增长9.9%。国内服务型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在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推进以货物贸易为主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促进作用。

记者:迈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您认为未来我们该如何抓住机遇,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迟福林: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加快,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实现经济转型的目标要远重于GDP增速的快慢。

首先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把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推动经济发展三大变革。第二,消费结构升级将不断创造增长新动能。2017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528亿元,同比增长10.3%。预计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可能扩大至5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13亿人的消费结构升级将继续成为产业变革、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三、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经济转型,培育竞争新优势。初步估算,到2020年我国服务业规模可能增至5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尤其是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经济结构将显著得到优化,新增长空间不断拓宽。第四,城乡结构变革将释放农村大市场的潜能。未来5-10年,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将形成近百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与消费需求,成为中长期发展的“最大红利”。

记者:我知道,对您个人而言,2017又是一个异常繁忙的年份。作为改革智库带头人,您带领团队深入调研,撰写形成《二次开放》《2020:赢在转折点的改革行动(30条建议)》等多份研究报告、政策建议报告和咨询报告。这一年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如果写一份个人总结,您会用什么关键词概括过去一年的工作生活?

迟福林:我会用“责任与压力增大”作为过去一年的总结。做改革研究是我的事业追求,也越来越感受到“责任”这两个字的意义。2017年我是在忙和累中度过,但也是收获很大的一年。为了能够把握战略性的改革全局,深入研判当前经济形势,我多次进行实地调研。今年我与我的同事相继提出《2020:赢在转折点的改革行动(30条建议)》、《适应职能转变的行政权力结构调整———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建议(30条)》、《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5点建议)》、《推进“一带一路”中欧合作的五点建议》、《以更大的开放办好最大的经济特区———关于海南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建议(44条)》等相关建议,受到多方面关注,在相关决策研究中发挥了作用。

记者:展望2018年,中国进入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分享一下您的新年愿景吗?

迟福林:立足过去5年我国经济优化升级的丰富实践,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不仅呈现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鲜明特征,而且正在促进全球的经济复苏与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注入新的活力。明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最大的愿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改革的步子更快,开放的力度更大,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形成发展的新优势。明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希望海南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通过开放改革,实现以更大的开放办好最大的经济特区。另外,明年也是我院成立第27个年头,新的一年,愿我们的改革智库更上一个新台阶,以更高质量的改革研究奉献社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引领推动

呈现新气象 展示新作为 体现新担当

“以引领者的姿态,带着满意的成绩,中国挥别2017年,全球影响力大大增加,继续保持着社会经济稳定政策的典范实施者形象,在世界议程关键问题上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也得到了证明。”

引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为2017年中国的国际形象标注的关键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蕴岭语调平和笃定,一如他长期关注的迈入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外交。

当今世界,地缘政治争夺加剧,逆全球化浪潮来势汹涌,恐怖主义愈演愈烈……从迷失中找到新发展方向,是这个时代的全新命题。

在张蕴岭看来,2017年,既是中国外交的回顾总结之年,又是开启新篇之年。世界面临方向的选择,我们明确提出了中国答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国家主席习近平一次次深入阐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再至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不断加深对中国主张的认识和理解。

2017年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共十九大闭幕不久,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勾画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美好前景,郑重宣告中国将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2017年夏初,我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张蕴岭认为,这在“一带一路”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短短两天的会议集结了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约1500名代表。官方数据显示,论坛期间,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协议的国家及国际组织总数达到68个,覆盖领域包括政治、贸易、金融等。

作为国内最早研究“一带一路”的学者,张蕴岭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主动作为,是迄今为止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

中国在今年主办的另一场重要会议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此次会晤首次引入了“金砖+”的概念,邀请墨西哥、埃及、泰国、几内亚、塔吉克斯坦等五国领导人参与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这被外界视为金砖“朋友圈”将进一步扩大的重要指标。

除了主办多个论坛外,中国在过去一年也频繁亮相各大国际舞台,坚决支持将全球合作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粮食安全等挑战的重要工具。

张蕴岭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印证了各国声音近年来对中国的评价,即这个亚洲大国已不再是国际问题中的一个普通角色,而是世界进程中的引领者。

年终之际,国际上密集呈现对中国经济的盘点。各方分析的主流意见,不仅肯定当前中国经济的良好态势,而且从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判断,下一步中国经济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转型升级,将给世界带来全新机遇。

责任———张蕴岭为自己的2017总结的关键词。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和一个专长于国际关系问题的学者,“让外国更好地了解中国,让国人更好地了解世界”是张蕴岭矢志不渝的初心。

即便已年逾古稀,张蕴岭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打算。“在世界大调整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系列新理念,我的责任就是通过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向外国人准确阐释中国方案,同时多向中央提供分析报告和政策建议。”他说。

对于“一带一路”的建设,是张蕴岭最近几年花费心血最多的研究。从制定规则、明确范围到避免无序竞争,他的大量意见和建议成为了决策层案头的参考。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后,张蕴岭的“任务”就成了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宣讲十九大精神。“我们必须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站在对方的角度,这样的沟通才能收到更好效果。”他说。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2018年正向我们走来。中国有信心有定力,沉着应对周边新变局,坚守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稳步拓展互利合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稳步向前。“2018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外交也将呈现新气象,展示新作为,体现新担当。”张蕴岭说。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绿色经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党的十大八以来,全国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和补齐污染治理短板,锐意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名环保工作者,过去一年在切身感受到环境保护工作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的同时,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我看来,生态环保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明确要求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全覆盖,严肃追责了一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领导干部。这些“指示器”、“风向标”充分体现了生态环保的硬约束,“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同时,新环保法的实施,按日计罚、刑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硬措施让环境违法成本越来越高,更好地落实了企业治污责任,真正变“要我环保”为“我要环保”。

环境问题既是政治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等不起,拖不得。2017年是环保部发布各种督察、督查通报最多的一年。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各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加快解决了8万多个“群众身边”环境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从“等等再看”变成“马上就办”。不少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以上率下、以身作则,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深入一线督促进度、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基层工作人员“5+2”、“白加黑”工作,加快推进了整改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环保的关系”这个老话题亟须新答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中共党章,充分表明了中央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意志。越来越多的地方逐步摆脱“重发展、轻保护”的思维惯性,打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路径依赖,算政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民生账,自发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变“黑色经济”为“绿色经济”。

2017年是我到环保系统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总结这十来年的环保生涯,我认为环保工作必须突出科学施策、系统谋划,提高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针对性。事实上,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各地不断丰富整治手段,探索出不少好的经验、模式,解决了“本领恐慌”问题,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例如,针对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的问题,国家10部委和6省市共同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和强化督查、巡查、专项督察等6个配套方案,明确了污染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等11大项、32小项措施,各地进一步细化方案,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靶向发力。

对于我个人而言,2017年,既承担了湖南省委、省政府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的组织工作,也承担了民进湖南省委的领导工作,是紧张而忙碌的一年,也是充实而有意义的一年。作为一名党外人士,我经常和同事们说,我们要发扬民进“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不忘合作初心,共同携手前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吃上安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