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1月15日讯(记者 张宁锐 王静 实习生 汪乐怡)近日,北京市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召开,中国网政协频道特别推出系列微视频《北京关键词》,现场采访政协委员,为深刻影响北京发展的关键问题建言。正在参加北京两会的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接受中国网政协频道专访,呼吁建立京津冀三地民营企业家的联谊机制,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上半年北京人均收入28448元,天津19768元,河北GDP总量虽然较高,但人均收入仅为13585元。
黄怒波分析,从产业结构上看,北京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阶段,现在已超80%的产值来自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只占很小比重。天津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并已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导,以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河北目前的产业结构层次还较低,传统产业占主要比例,而且偏重于重化工业。产业链低端产品多,原材料和配件多,整机和高科技产品少。
而从各类资源状况来看,河北省人均技术资源少、人均资本少,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天津有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还有较丰富的海洋资源。北京则拥有最多大学和科研机构,高素质人才众多,创新创意资源丰富,但北京相对来说自然资源较缺少,也没有合适的开发条件。
从近几年京津冀企业发展数据看,北京市的民营企业数量、吸纳的就业人数、上交税额等指标远远超过河北和天津,单个指标都超过天津和河北的总和,其中地方财政企业所得税,北京更是天津河北总和的两倍。北京创新创业更加活跃。2016年1-11月,全市新设企业18.2万家,其中新设科技服务业企业5.4万家,占比近三成,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5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引导落实,但是这一过程绝对离不开民间力量的参与,应该发动企业和民间团体的力量,京津冀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推进,为京津冀企业家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支持机遇。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企业家,他们的眼界、格局和所能依托的资源将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京津冀各地企业要突破转型困境,也需要抱团互动,深入合作,以获得必要的生存发展资源,开拓视野、紧贴市场,找准方向,解决企业解决在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是在新情况下取得生存发展的现实迫切需求。因此建立一个优势互补,共享发展京津冀企业家联谊机制和平台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黄怒波在他提交本次政协大会的提案中如是分析。
“这个机制和平台,可以叫京津冀企业家联谊会,”黄怒波建议,联谊会的建设由政府引导,京津冀三地企业家积极参与,设立一个构筑长期性、规范性、开放式的平台,开放、平等、利益共享。
“可以在各地政府支持下,在京津冀选择一个城市设立办公室,从三地各自选出一位作为各地联谊会主席,每年实行轮值制,以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同时设立秘书处,在轮值主席的领导下开展日常联谊会的各项活动。为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建议联谊会会员实行收费制。”黄怒波说,京津冀企业家联谊会将会是一个具有研讨、对话、交流、协作、共享受益等多功能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与社会等诸多方面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通过合作年会与政界、商界及学术界建立的工作网络,为三地联谊会会员与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合作提供服务。
这个平台同时还可具有研究与培训学习功能,也将为企业家会员提供各自项目路演场地、会晤洽谈场地、会议活动场地等。定期通过会员、非会员线下线上活动形式,推介企业家会员的产品和服务。定期举办与企业家个人健康、养生、艺术修养等有关的活动,为企业家提供全面优质的附加服务。
黄怒波说,企业家联谊会同时为会员搭设好信息共享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将通过“互联网+”等模式,实现联谊会各企业家会员信息、以及为企业服务配套的金融、法律、人才等专业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资源在线上、线下同步对接,构建京津冀企业家协同发展共享信息平台。同时积极联系各类风投、基金、债券等金融机构,以及各有意向和有条件会员企业设立京津冀发展投资基金,支持和扶持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方向的项目,如大气污染治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项目中。和全国知名经济专家团队共同为联谊会会员举办融资对接活动,为资金紧缺的企业,解决融资的问题。
黄怒波希望通过京津冀企业家联谊机制和平台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三地企业家的合作,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市场不同的作用,推进京津冀经济的深度融合和相互开放度,加快京津冀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