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各地召开两会的时节,政协委员们在忙着准备议政建言材料。委员们能说说啥事情、谈谈啥道理,能提啥好想法、献啥好计策,是许多群众在关注的,也是党委政府在期待的。这些关注和期待的核心,其实就是希望政协委员履行职能、议政建言能保持高质量。
刘永瑞
不可讳言,以人民期望为标准,各地的议政建言工作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比如,有的提案研究实际不够,不接地气地提出一些意见,可操作性不大;有的提案前瞻性不强,用旧眼光、老办法对待新事物,无助于解决当下的复杂问题;还有的意见建议大而化之,乍一看来,问题分析头头是道,措施条理分明,但仔细思量,不过是一堆缺乏针对性的正确的空话而已。再如,有些提案、建议虽然是围绕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来提的,但却是“马后炮”,提出的有关思路、措施、方法等,都是有关部门正在做甚至已经做得很不错的。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重大事、轻小节”的倾向,对事关群众衣食住行的具体“小事”出谋划策少了,结果大事上没议好、“小事”上没良策。凡此种种不当情形,不仅是政协委员责任落实得不到位,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对政协协商民主政治架构的空耗。
强烈的政协委员意识,是高质量建言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探索民主政治发展的一项成功实践。各级政协组织担当着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使命,广大政协委员肩负着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的大任。要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使全体政协委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道义担当和家国情怀,使大家深刻认识政协有啥用、委员有啥责,增强在岗爱岗、有位有为的政协委员意识,焕发为国尽心、为民尽力的奉献精神,自主自觉地投身到高质量建言献策的协商实践中来。
求实求是的作风,是高质量建言的保障。人的正确认识从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要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还必须要以丰富的学识、实打实的调查研究作依托。虽然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社会,“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但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统一体,对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意见、出策略这件事,如果仅靠网络上的信息,或书斋里的灵光一现,大概还是不行的,就如同“隔屏尝梨”一样。“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我们要建真言、献良策,必须走进实际工作中去深探根底,走进一线知情人中间了解事情真相,联络相关方面探讨办法。通过一丝不苟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用。调研应当是全面的,一方面要下功夫研究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还要追踪政策和工作部署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做到既吃透上情,又明解下情,对大局发展需要什么、局部需要什么了然于胸。调研要有小学生的态度,谦虚听取各方意见,拜人民群众为师,在真心诚意与群众交朋友中听真话、摸实情。调研还要发扬工匠精神,肯下苦功,能耐寂寞,摸不透问题真相不罢休,说不准、写不实的意见建议不出手,力求说得准、说得实、说得透,形成有价值、可操作的建议或提案。
抓“西瓜”又抓“芝麻”,是提高议政建言的质量和实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建言献策的基本原则遵循,但不能把它机械地理解为议大项目、谈大工程、研究大课题。要从系统和联系的观点出发,既关心关注大的战略部署、大的工作事项、大的课题项目,又要更多地关注涉及群众利益、小区域、小领域的具体问题,特别是涉及民生的那些“小事情”。因为“小”往往紧连着“大”,办好小事是办好大事的基础或条件,有时办好大事的目的又往往是为了解决“小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多为解决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事建言献策,也是每名政协委员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应有的担当。
(作者为河北省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