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协常委会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后发优势

发布时间: 2016-12-07 08:40:0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武珍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政府、专家、企业共同参与的设计规划机制,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关行业规划相衔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投融资体制,通过搭建多元建设融资平台,撬动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山西省政协近日召开以“关于加快山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为主题的常委会议,委员们就破解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制度约束和壁垒,再次提振山西文化旅游产业雄风倾力建言。

将文化旅游业确定为山西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山西党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山西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省委书记骆惠宁将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在省十一次党代会上部署:“‘十三五’时期是山西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攻坚期”。省政协主席薛延忠在省政协主席会议上表示:“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山西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产业转型升级之要、发挥比较优势所在”。

为破解山西文化旅游业在向现代化和市场化迈进过程中暴露出的创新意识欠强、旅游集聚率较低、同质化的文化旅游模式导致差异性不足、观念滞后的文化旅游宣传导致运作乏力、供给紧缺的文化旅游人才导致发展受限等问题,常委会议之前,省政协副主席张璞、卫小春分别带队,组织委员先后赴晋城、晋中、大同、临汾4市15个县(市、区)进行调研,并赴福建、甘肃进行专项考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快山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必须实现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深度融合。就此,委员们建议,旅游、文化、文物、住建、宗教等部门要建立高效紧密的协作能力机制,确保在重点景区规划建设、政策支持、运营管理等重大环节综合施策,确保其创新活力。

“当前制约山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供给侧结构欠合理、欠平衡,不能适应需求侧多元化、升级型的市场消费。”成锡峰委员认为。成锡峰建议,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以市场为主导力量,依托山西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优化供给结构,创造“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和“让人心安的业态质量”。

创新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模式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委员们建议,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授信额度;加大融资性担保机构对具有资源优势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担保力度;激活社会资本活力,鼓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投资开发。

从专业化、集聚化、资本化入手,“执三点而化全局”,推进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同样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对此,大同市政协主席柴树彬及焦斌龙委员提出:面向省外大力引进文化旅游产业运营管理的专业机构,并面向省外内启动文化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工程;按照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模式,在太原、大同、晋中、运城、晋城、长治等地,以链条融合思维规划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文化旅游集聚带、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选择一批影响力大的文化旅游企业,启动改制步伐和上市培育。

“以大项目建设、大企业运作为重点,推进文化旅游业提质升级应注重四个着力:着力落实企业主体地位;着力落实开放引进战略;着力落实项目驱动举措;着力落实特色创意发展。”省政协副主席张璞说。“我们将认真吸纳意见建议,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全新的姿态高标准推进文化旅游业改革与创新”,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在会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