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过程中,我们对如何利用好海洋资源形成了几点认识,概括起来就是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实现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深圳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也付出了海域水质污染、生物资源衰退等沉重代价。近些年,通过严格控制耗水大、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执法管理等措施,逐步改善了海洋环境。
二、处理好海洋开发和陆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陆海统筹、协调发展。
深圳工业化时期的发展以陆地为主要载体,海洋管理投入不足,保护、利用和管理海洋的经验较少,海洋人才缺乏。近年来,深圳逐步确立了以生态环境容量限定城市规模的发展思路,以陆域的科学发展降低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三、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实现科技引领、跨越发展。
目前,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整体处于成长期,仍应实行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的战略。对待传统产业,一方面需要保持产业增长速度,扩大海洋经济总量;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改造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处理好近海和远洋的关系,实现储近用远、有序发展。
由于过度捕捞以及污染等原因,我国近海渔业资源逐渐枯竭。从南海来看,近海40米等深线以内的渔业资源由于过度捕捞而严重衰退,而南海深海还没有开发。继续发展渔业捕捞,必须走出去,开发远洋资源。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比如根据渔船功率大小补贴油价,鼓励“造大船、闯大海、赚大钱”,将远洋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进入全球海洋发展版图。
五、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实现全球布局、战略发展。
海洋产业成为沿海省市发展布局的新重点,发展海洋经济百舸争流的局面正在形成。这种情况下,国家层面应该在各个城市如何形成“多赢互补”的发展关系上提供指引。在跨界水环境整治、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上共建监测预警应急系统;尤其在高端产业、人才和政策等要素争夺上,开展竞争与合作。
从国际来看,加强南海区域的合作显得非常紧迫。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需要强化南海湾区域的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与东盟的关系,鼓励本土企业在全球市场布局,借助市场力量拓展海域空间。在与国际市场充分接轨的过程中,推动高端海洋产业走向国际化、逐步打破行业壁垒,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法制环境,提升国家在全球的软实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