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外交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走低碳发展之路,既是中国责任担当的形象展示,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2007年以来,九三学社中央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为参政议政的重中之重并聚焦于低碳发展,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逐渐形成了参政议政的特色品牌。
理清思路聚共识:将目光聚焦到推动低碳发展上
长期以来,九三学社中央始终将参政议政的重点放在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课题上。2007年初,九三学社中央在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参政议政选题时,恰逢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IPCC)发布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指出,近50年气候变暖主要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可能性,从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的66%提高到90%以上,进一步从科学上确认了人为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九三学社中央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敏锐地意识到,应当把“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为参政议政的长期课题,抓住不放、持续关注,深入进去、聚焦难点。
“大目标”确定后,如何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久,九三学社中央再次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课题进行研究。大家感到,这个题目符合“三性”的要求,站得高、抓得准、有优势,但还是太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提出,确定参政议政选题要聚焦,选好题后要突出亮点再聚焦。按照这一思路,九三学社中央决定,在“大目标”下,将目光聚焦到推动低碳发展上,同时确定,围绕这一课题开展深入调研,首先在宏观层面上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出对策;然后再聚焦难点、把握着力点、在建筑、交通、工业、农业四大能源消费领域寻求突破点。从宏观到微观,从原则到具体,从面到点;目标明、思路清、步履稳;为下一步工作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1号提案”掀起低碳热
2008年6月,九三学社社员、远光软件公司董事长陈利浩在国内最早提出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建议并促成广东成为全国首个“低碳示范省”。鉴于他为推动低碳发展所做的大量工作,连续多年荣膺中国低碳领域最受关注的十大人物。九三学社中央了解到这一情况,鼓励他站在全国的角度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提出建议,陈利浩随即撰写了相关材料。九三学社中央迅速组织力量开展工作,进行基础资料搜集和研究,走访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相关部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气候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方面的专家座谈研讨,掌握了大量情况,对材料进行了修改完善。
次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九三学社中央提交《发展低碳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大会发言和《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提案,提出调整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利用价格杠杆刺激经济活动转向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完善能源、产业、金融、财税及贸易等法律法规,制定清晰稳定的激励和约束政策,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行业、重要产品和服务的碳排放标准,配套出台相关约束和激励措施,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采取垃圾按量收费,住房按人均面积、汽车按排量大小累进征税等措施,引导公众消费方式转变等建议,在“两会”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
全国“两会”后不久,韩启德率领调研组奔赴广东实地调研。调研组在广州、珠海、东莞、深圳四地召开10场专题座谈会,考察了16家企事业单位,了解到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初稿。报告从摸清CO2排放底数,采取恰当政策导向,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建议。时年6月召开的九三学社中央十二届七次常委会进行专题研讨,对调研报告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报告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国家政策的制定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政府在当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采取的方针对策提供了参考。11月,九三学社中央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办“低碳经济与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来自九三学社中央、辽宁省人民政府、相关部委以及科研单位和企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共70余人探讨我国低碳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建议。广泛听取意见,凝聚集体智慧,反复修改完善。在2010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九三学社中央在调研报告基础上,提交《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的提案,被列为大会1号提案,全国政协还据此举行了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使社会由此掀起了一股“低碳热”。
深入调研谋良策
2010年,九三学社中央将推动低碳发展聚焦于建筑节能。5月下旬,韩启德率领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沈阳中德低能耗节能示范园、辽宁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大连绿色建筑产业园等10余个项目,召开两次专题座谈会。调研组了解到,我国建筑总面积已经超过400亿平方米,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达16至20亿平方米,单位面积建筑能耗较高,建筑物建造运营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40%以上。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不仅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实现我国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具有关键作用。九三学社中央在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调研报告》中,从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健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扶持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队伍和实施绿色建筑专项行动等方面提出建议。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在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中国绿色建筑专项行动方案开始实施。
交通运输是能耗和碳排放大户。随着“新四化”快速推进,交通运输能耗和碳排放快速增长。2011年,九三学社中央聚焦于交通节能减排。当年3月下旬,韩启德率领调研组赴广东和湖南两省,实地考察13个项目,召开四次专题座谈会。调研组了解到,与2005年相比,2010年交通运输能耗增长75%,仅2007年交通运输能耗占全国终端能耗比重就达14.4%。若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30年交通运输能耗将达到20.0%;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进交通运输方式,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回京后,九三学社中央形成了《关于交通节能减排的调研报告》并在2012年初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交《加强统筹协调 推动交通节能减排》的提案。报告和提案从将交通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要内容,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强化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实施专项行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发展绿色工业,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012年,九三学社中央将着眼点落在“推动绿色工业发展”课题。3月下旬,韩启德率队赴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深入江苏中圣、南京南瑞、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苏州远大等十几家企业和江南大学调研。韩启德认为,我国工业绿色发展刚刚起步,任务十分艰巨。实现工业绿色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税收、财政等政策支持,更需要完善能源价格形成、碳汇和排污权交易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政策创新不可少,但培养和吸引人才更重要。8月下旬,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王志珍率队赴山东东营,考察当地生态治理工程和广汽吉奥等企业。王志珍强调,要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工业化、城市化全过程,处理好资源开发短期效益与环境保护长期效益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市场机制作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九三学社中央形成《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提出制定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发挥市场节能减排激励作用,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建议,引起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2014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粗放,能源利用率低、污染重,大城市、工矿区周边情况更为严重,对水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九三学社中央在2013年全国政协大会上提交的《加强绿色农业发展》提案开门见山地列举了农业污染面临的严峻形势。这一提案被确定为当年政协“1号提案”。提案建议,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绿色农业,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增加有机肥占比,收购废旧农膜,补贴购买可降解农膜,推广节水工程,改造耕地质量,培养绿色农业科技人才。这是2012年7月,王志珍率领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赴四川遂宁、攀枝花田间地头,深入调研的成果。
情系低碳树恒心
7年来,九三学社中央围绕推动低碳发展参政议政,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就是,要开阔视野,增强战略思维;要坚持社员主体地位,上下互动;要追踪调研,不断积累成果;要社内外联动,集思广益。
低碳发展不能仅挂在嘴上、说在会上、写在纸上,必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为此,九三学社中央组织力量历时3年编辑出版了《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知识读本》丛书(共5册),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气候变化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科学阐示了气候变化的成因、影响和对策,有助于全社会正确看待气候变化问题,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引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来,让低碳绿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使举手投足之劳成为公众自觉。
低碳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举,推动低碳发展更不是一时一事之功,必须凝心聚力、持之以恒,虎头虎尾、矢志不渝,才能逐步显效,走出一条造福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九三学社中央 穆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