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以法律服务为依托 搭建参政议政“信息台”

发布时间: 2014-09-19 16:19:5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汪俞佳 | 责任编辑: 李琨

“让普法教育、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为所联系的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1个章节,13行,300多字。

这是民革十二届二中全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代表民革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所作工作报告中,有关积极推动法律咨询服务工作的部分。

字不算多,但对民革上下来说,这落到纸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蕴含着真情付出、热心帮扶和积极建言。

法律援助大幕开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困难群体的法律需求日益增长,法律援助工作也有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利用民革优势,建立健全全国法律援助组织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诉讼方面的法律援助。”民革十二届三次中常会上,万鄂湘的讲话铿锵有力。

会议提出,“把在各省市区成立免费法律咨询和诉讼代理服务机构作为民革今后工作重点”,这得到民革各级组织和民革党员的热烈响应。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告诉记者,截至2014年3月底,全国已有北京、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江西、河南、贵州、云南、陕西、新疆等12个民革省级组织和30余个地市级组织成立了法律服务机构。

据介绍,民革省级组织成立法律援助机构最早是在2009年6月。当时,民革云南省委会与该省台办联合建立了“云南省台胞法律咨询服务中心”。该中心不仅设立法律服务专线,还把法律服务延伸到“云台会”和“南博会”,有效地便利了两地商贸文化交流。

“而民革与法律援助的渊源还不止于此。”何丕洁说,早在1992年,我国第一个法律援助机构———“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在武汉大学诞生。该机构的发起人和首任主任正是时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

“目前,不少民革基层法律援助机构正在筹备成立,参与法律咨询服务工作的民革党员人数也不断增加。我们希望这些法律援助中心或工作站,能够在推动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维护所联系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而这个愿望正一步一步实现。”何丕洁说。

社会服务的“新名片”

2013年4月,第四届“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评选揭晓,10名杰出律师中有两名民革党员,郝建华便是其中一位。她担任主任的山西佳镜律师事务所,9年来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近千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郝建华一直强调,“我只是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

在北京,民革党员赵天庆担任主任的律师事务所成立了我国首家纯公益性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中心。一年时间里,事务所累计受理来自全国各地有关辞职辞退、工资劳保、保险福利等各类劳动人事争议相关咨询581次,多次有效化解当事人的过激情绪,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法律援助是一件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事。”对民革党员、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钟晓渝来说,法律咨询服务工作早已铭刻于心。据他介绍,仅2013年,深圳市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1090起,为受援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亿多元。

记者了解到,在数千名担任律师和数百名从事司法工作的民革党员队伍中,像郝建华、赵天庆、钟晓渝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经过多年努力,民革在社会法制工作方面的优势已逐步形成,法律人才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截至去年5月,在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民革党员,有省高院副院长5人,省检察院副检察长4人,从事司法部门工作的干部497人,律师2032人。此外,还有众多从事法学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如今,这支专业队伍,正运用扎实的知识和满腔的热情,推动民革法律咨询服务工作不断向前。”

正如何丕洁所言,按照中共十八大和民革十二届三次中常会的要求,民革各级组织充分发挥法律领域人才优势,以民革党员法律工作者和律师事务所为主体,采用免费法律咨询和诉讼代理、法制宣传、结对共建等形式,为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在此基础上,民革基层组织还结合各地实际,不断创新援助形式,采用专家志愿服务团、流动服务点、专项咨询活动、广播和电视节目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形式多样的法律咨询服务工作,不仅在当地民众中树立下良好口碑,也成为民革开展社会服务的一张新‘名片’”。何丕洁说。

参政议政的“信息台”

“目前我国部分司法鉴定项目收费较高,造成一些当事人尤其是困难群体无力承担,权益得不到保障。”这是民革党员、浙江导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慧杰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中遇到的普遍情况。为此,今年年初,刘慧杰向民革中央递交社情民意信息,建议加大对困难群体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力度,对有实际困难的司法鉴定委托人给予费用减免。

“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工作,绝不是简简单单地提供法律咨询,举办普法讲座,而是利用这种接地气的做法来提升民革各项工作,特别是参政议政工作。”何丕洁告诉记者,近年来,民革各级组织和民革党员十分注重在提供法律援助过程中不断学习、思考和总结,像刘慧杰这样从帮扶中发现问题,继而提炼出参政议政课题和社情民意信息的民革党员并不在少数。如今,法律咨询服务工作不仅是民革成员下基层、访民意,参与社会管理建设的积极实践,也是民革发挥参政党职能的“信息台”。“有的时候,通过建言呼吁来解决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同时帮扶成百上千个对象的效果还要好。”

事实上,在民革地方组织纷纷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的同时,民革中央也注重从高层面开展法律领域的建言献策活动:去年8月,民革中央依托社会法制委员会成立“法治研究中心”,旨在切实为国家当前面临的法治方面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今年年初,民革中央调研组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北京、天津展开调研;3月,民革中央调研组赴北京、广东、重庆、湖北等地就“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开展调研……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充分利用民革法律人才聚集的优势,为更多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献计献策。”何丕洁说。(民革中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