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协副主席朱晓进:结合"五位一体" 开展文化惠民

发布时间: 2014-02-19 20:27:52 | 来源: 中国网政协 | 作者: 冯昭 | 责任编辑: 冯昭

编者按: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朱晓进提交了《关于不断提高文化惠民工程实效的提案》,提案建议:按照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文化惠民的精神,加强文化惠民工程顶层设计;立并完善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积极推动基层群众自己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文化惠民工程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完善基层文化单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情况、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情况的监督考核制度;对全省的民间文化资源现状进行深入调研,采取有效措施,繁荣民间优秀文化;各地文化惠民工程紧密结合“五位一体”建设展开。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朱晓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我省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形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五级文化设施网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础。但如何让这些设施更好地发挥其文化功能,真正让广大群众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受益得惠,仍需要引起重视。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一、对文化惠民工程目的认识不足

对为什么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应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如何根据预期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缺少深入研究,缺乏顶层设计。仍是计划经济思维,满足于硬件投入,只注重建(文化)站、建(图书)馆、建(活动)室,但对于这些站、馆、室建成后如何发挥其惠民的文化功能,缺少考虑,习惯于由政府组织送文化,往往还是集中在新春佳节送书、送戏、送电影下基层,很少考虑平时基层群众希望有什么样的文化活动,所送的文化活动他们喜不喜欢。表面热热闹闹,实际群众并未真正受到文化之惠,花巨资、花精力却事倍功半,文化下得了乡而入不了乡问题逐步凸显。

二、忽略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对应性满足

对群众文化需求缺少研究,农村留守的妇女、老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新市民以及城市青年人群体,中老年人群体等,他们各自的文化需求都不一样,不了解他们各自的文化需求,文化的“送”与群众的“需”就不匹配。此外,对如何发掘群众内生文化动力、如何激发起群众丰富自己文化生活的积极性缺少思考,未能达到以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的文化惠民目的。

三、缺少对文化惠民工程效果的评估和检查

对已建成的文化设施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缺乏有效考核机制,只管建得好看,很少考虑如何用的更好。有的地方,农家书屋少有读者,满书架的书没有几本是群众爱读的;一些漂亮的文化馆不敌简陋的麻将档、网吧。更有甚者,不少文化站,不是被出租了,就是被挪用了,还有个别的因为管理不到位自行破败了,某市24.79%的乡镇文化站场地被挤占、挪用。专职的乡镇、社区文化工作者忙于应付政府其他工作,在编不在岗、有编没有人情况突出。

四、对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面相对较窄

有的地方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眼光和思路集中在政府文化资源和国有文化单位资源上,缺少对地方文化资源和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缺少对群众喜爱的民间文化活动和民间文化队伍的扶持、引导。而只有将地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纳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惠民工程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

为了让我省文化惠民工程达到更好效果,我们建议:

一、应按照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文化惠民的精神,加强文化惠民工程顶层设计。对已开展的文化惠民工程进行全面总结,围绕如何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切实做好文化惠民大文章。

二、只有让群众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唱主角,让他们的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文化惠民工程才能深入、持久、有成效。应将为广大群众提供广阔文化舞台,建立并完善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积极推动基层群众自己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

三、应建立文化惠民工程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完善基层文化单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情况、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情况的监督考核制度。应将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基层文化馆(站)队伍中来。对已建成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情况开展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限期整改,严肃问责。

四、应对全省的民间文化资源现状进行深入调研,采取有效措施,繁荣民间优秀文化。应及时总结、推广我省群众文化活动做得好的地方,特别是我省33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经验。应把能否用好地方和民间文化资源纳入到文化惠民工程绩效评价体系之中。

五、在“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奋斗目标中,文化起着统摄和纲领、灵魂的作用。应要求各地开展的文化惠民工程紧密结合“五位一体”建设展开,所开展的文化活动应有助于“五位一体”建设,以达到凝聚社会共识,构筑兴国之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