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针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成都市政协继组织委员视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后,11月再次组织召开“大气污染治理”专题协商会。“提高我市空气质量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怎样进一步做好科技资源整合,用技术解决困境?”协商会上,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立足专业,结合实际,提出了很多具体、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成都市委、市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建言献策。接下来,成都市政协还将继续组织委员就该专题开展重点调研,形成研究成果。
分析污染物主要成分成因
“我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含哪些成分?分别是什么成因?”郭江提委员出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吴永康委员也认为,要针对成都及周边的大气污染情况,下工夫研究清楚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的具体种类和所占份额,从源头上分析引起污染的原因。“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弄清楚污染物成分是首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所以,应先进行机理分析,弄清我市目前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然后追本溯源,采取针对性措施一一整改。
由于大气污染的公众关注度非常高,委员建议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公众监督和参与。“希望将我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像天气预报一样,使市民及时了解全市的空气状况和采取措施。”何长明委员认为,这样可激励市民更加规范自身行为,自觉融入低碳生活。
鼓励提高汽车使用率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在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成因中,工业企业排放总量大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重是两大主要因素。清洁能源的使用势在必行。在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市政协委员范广洲建议,“要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同时,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加大违规排污的处罚力度。
目前成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40万辆,是仅次于北京的城市。在实施限号、机动车尾气监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基础上,市政协委员于代松认为,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鼓励市民提高汽车的使用率,“现在街上,一个人开一辆车子的情况很多,应该想办法提高汽车的容载率,满载优先。”郭江提出,应该鼓励自行车交通,在全市统一布置密集的灵活便民的自行车租用站点,“最好是一卡通,方便租、存。”
因施工造成的扬尘也是大气污染的成因之一,庞佑华委员认为,“现在部分建筑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将建筑垃圾做资源化利用的投入,根本原因在于投入成本与产出利润形成倒挂。”他建议,职能部门在审查时,应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本作为建设成本进行核算,强制性纳入。
整合研究力量探索技术革新
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占有的分量越来越高,因此不少委员都建议加大技术投入,依靠科技创新破解污染难题。“在大气污染监测、预警、防控以及未来产业机构调整全过程中,加强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实现在紧急状态下达到全方位监控,在可能出现严重污染情况下实现预报预警。在常规手段作用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空间遥感技术等进行预警预报。”何长明委员说。
而治理大气污染更应该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在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这是成都非常大的一项优势。“充分发挥成都各大专院校的智力密集优势,成立由各专业团队、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商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吴永康说,要鼓励社会环保社团组织、污染防治专业公司及环保志愿者成立非政府的环保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协助政府环保部门开展各种环保监测、污染源排查和污染治理等专业性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市政协委员庞佑华建议,“尝试与高校、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联合建立环保工作实验室,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推广和运用工作。鼓励民间资金参与研发项目合作。”成都市政协委员周先元建议,要加大环保科研投入。
加快构建区域联防联控
空气是自由流动的,因此大气污染防治不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事情,必须整合资源,联防联控。庞佑华认为,应该借鉴和仿效美国跨界大气环境监管经验做法,尝试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有效规范大气污染防治的区域性控制要求,细化流程,强化操作性,整体协同推进。
何长明委员建议,加强与周边兄弟市州的联系,建立统一协调的联防联控机制,完善信息互通,建立区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建立全域成都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中心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从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加强污染物排放社会控制管理、制定完善规章等方面积极探索,制定长期的治理目标和措施,将大气污染防治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