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政协:从制度上保障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建设

发布时间: 2013-12-20 14:46:18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冯昭

2013年10月,河南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率委员视察团到南阳、许昌、郑州等地,视察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及郑州市中原路生态走廊工程建设情况,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南水北调”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既是水源地又是受水区,是渠道最长、移民最多、占地最多、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据悉,丹江口库区搬迁移民两年内累计达到16.2万,实现了“平安搬迁、文明搬迁、和谐搬迁”,“四年任务、两年完成”。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靳克文建议国家出台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建设目标、责任主体、资金项目投资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从制度上保障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建设。而对于规划范围内的群众拆迁安置补偿的问题,靳克文提议各地政府一定要充分肯定移民群体的“舍小家为大家”精神,尽快出台生态走廊规划区内群众拆迁安置、地表附属物、土地占用、有机肥使用等补偿标准和办法,以及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措施等。

穿黄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工程。其原理是在黄河下打出一条隧洞,让南水北调的水从黄河下以立体交叉的方式通过,充分保证了水源的安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李英杰、靳克文戴上安全帽,钻进了深达30多米的穿黄隧洞内,详细听取了穿黄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视察团成员对河南省各地在南水北调工程及其沿线生态走廊建设中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河南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刘永奇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败在水质,要高度重视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实行最严厉的环保政策,不准任何污染项目进入水源保护地,加快立法确保水质安全。

2014年10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北京以及沿渠的老百姓就能喝上清冽的南方水。而中线生态走廊建设则能打造出集自然风光、人文胜迹、科普教育、市民游憩、生态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带,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省政协委员、省林业厅副厅长刘有富建议,总干渠两侧防护林带建设要因地制宜,营造混交林,有效阻隔、过滤和减少沙尘、粉尘、生活垃圾、枯枝败叶等物进入总干渠,体现生态防护功能。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全部完成后,将形成一条自南向北的绿色丝带。